第09版:理论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08月10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凝练优秀因子 赋予时代内涵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时代光彩(专题深思)

张耀元 《 人民日报 》( 2023年08月10日   第 09 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演进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凝聚着丰富的思想智慧,涵养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努力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在深入挖掘中增强文明发展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有着深刻的思想体系、丰富的科技文化艺术成果、独特的制度创造。从学术思想来看,从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到隋唐佛学、宋明理学,不同思想异彩纷呈,产生了儒、释、道、墨、名、法等众多学术流派,尤其是儒家思想深刻影响后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理念,自强不息、崇德向善、见义勇为、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在今天仍有重要价值。深入挖掘这些宝贵思想文化资源,凝练出其中的优秀因子和思想精髓,从中汲取养分,能够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深厚底蕴和强大动力。

  在推进“第二个结合”中获得科学思想指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时代光彩,需要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新征程上,要深入推进“第二个结合”,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科学思想指引。

  在交流互鉴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五千多年绵延不断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文明秉持开放包容态度,广泛进行文化交流交往,留下玄奘西行取经、郑和七下远洋等许多佳话,产生广泛深远的文化影响。在交流交往中,独具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深刻地影响了世界,丰富了人类共同的精神文化宝库。当今世界,全人类面临许多共同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天下大同、美美与共、和衷共济、道法自然等思想理念,对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具有重要价值。我们要坚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各种文明交流互鉴,继续为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贡献中国文化力量。

  (作者单位:中共山西省委党校)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