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版:副刊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08月08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让系统科学推动认知实践

李伟红 《 人民日报 》( 2023年08月08日   第 20 版)

  《乌杰系统科学文集》:乌杰著;人民出版社出版。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系统科学历经多年积淀,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作出了理论贡献,在促进我国知识界思维方式现代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近期,国内系统科学研究学者乌杰的《乌杰系统科学文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汇集作者数十年来系统科学研究成果,展现其对系统科学的深刻思考和不懈探索。

  作为一种基础性的理论和工作方法,系统科学不仅有着深刻的哲学内涵,而且有着坚实的科学依据,是一门富有生命力的学科。从系统哲学到系统范式,再到系统科学,文集全面呈现了作者对系统科学思想内涵、基本原理和科学依据的深入思考,并将这些思考串珠成链,娓娓道来。在充分论证基础上,文集力图建构起完整的系统科学体系。

  文集将研究触角探向系统科学这棵大树的根脉枝叶,对各个层级的概念加以阐释。论述过程中,作者注重从中国哲学里找例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找资源,将看似艰深晦涩的哲学语言转化为生动文字。探讨系统科学的基本规律,作者引用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名言,让读者在感性认识基础上理解系统科学。

  马克思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理论的“彻底性”是显示思想力量的标识,也是衡量认识价值大小的尺度。为了突出系统科学的理论性、科学性,作者不仅践行“考镜源流”的学术传统,深入梳理马克思主义系统观念,而且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既努力“从逻辑的观点”来建构系统科学,也强化“从实践的观点”推动系统科学的发展,重视系统科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理论创新是为了指导实践。作者立足时代、思考时代,从实践创新中开掘理论增长点,以提高系统科学指导实践的效能。正是在对当今时代经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人文等多方面综合考察后,作者发现人类知识与科技创新的融合越来越紧密,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研究成为重要趋势。循着这样的研究思路,文集对系统科学在实践中的应用着墨不少,如聚焦城市管理和工程管理中的系统观念,多方面展现了系统科学范式在运用中的实践形态。

  系统科学具有宽广的实践视域,能够与众多不同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作者在研究系统科学基本原理的同时,还将视野创造性地投向美学,提出系统科学视域下的美学本质论,论述了美学的数理基础,分析了美感的层次性,实现了一次理论的跨界探索,体现出系统科学十足的阐释力。

  系统观念是既有中国特色又有普遍意义的哲学话语概念。在理论探索过程中,作者立足中国实践,扎根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同时聚焦人类文明发展的时代性问题,全方位地思索系统科学的历史发展、现实要求和观念变革。作者坚持世界眼光,积极借鉴世界各国系统科学发展的前沿动态和思想养分,在对话交流中探索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系统科学话语体系和学科体系。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作者借用孔子的话在文集序言中表达自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学术志向,体现出一名哲学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系统科学具有深广的社会基础和迫切的现实需求。期待更多研究者贴合实践、创新理论,让“系统观念”成为一种指导人们工作生活的认知方式和实践范式,更好助益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