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版:科技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08月07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航天梦启迪奋斗者(创新谈)

刘诗瑶 《 人民日报 》( 2023年08月07日   第 19 版)

  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是航天人拼搏努力的真实写照,给无数奋斗者以丰富的启迪

  

  近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归来后首次亮相。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状态良好,不久后将转入正常训练工作。不到两年,我国已有神舟十二号等5个航天员乘组入驻中国人的太空家园。以他们为代表的中国载人航天人,生动践行了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责任和追求。

  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是正在中国空间站“太空出差”的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首次公开亮相时,对青少年朋友的殷切寄语。这12个字也是航天人拼搏努力的真实写照,给无数奋斗者以丰富的启迪。

  神舟十五号乘组被称为“圆梦乘组”。这份梦想,饱含着费俊龙17年后重返太空的壮志豪情、邓清明“准备了24年10个月”的执着坚守,以及张陆“期待在地球400公里之上的太空歌唱”的极致浪漫。其他乘组也多次提及“梦想”一词。航天员迈向星辰大海,寄托着中国人筑梦九天、人类探索无尽苍穹的炽热期盼。

  梦想结出的果实格外甜美。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代表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神舟十三号航天员首次完成长达半年之久的太空飞行任务,神舟十四号乘组创造了多个“首次”,神舟十五号乘组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个乘组出舱活动次数的纪录。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前不久圆满完成了首次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我国首位载荷专家桂海潮还邀请人们到“天宫”做实验。梦想的珍贵,往往就在于超越想象和勇敢突破,中国航天数不清的“首次”、“从0到1”的跨越,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航天的卓越能力,践行了将梦想变成现实的初心使命。

  敢于有梦,也要勇于追梦、勤于圆梦。

  神舟十五号乘组是目前执行空间站任务中平均年龄最大的航天员乘组,却凭借付出和努力,让自己的“飞行本领一直保持在青春状态”。为了梦想,费俊龙“17年体重浮动不超过1斤”,邓清明训练时最常说的就是“再来一次”,张陆在水槽里训练一待就是五六个小时。航天员看似闲庭信步的出舱动作,背后是不厌其烦的反复练习;每一句“感觉良好”的淡定从容,背后是愈挫愈勇的非凡志气。

  中国航天员捧出的累累硕果,既有他们自身艰苦卓绝的付出,还有祖国的托举。“顺利回到祖国,我们感觉良好”“能被祖国需要就是最幸福的”“眼有星辰大海,胸怀赤胆忠心”……神舟十五号3名航天员刚刚回到地球怀抱,面对全国人民发出真挚感慨。这正是伟大的新时代给了每个人奋斗圆梦的广阔平台。

  梦想在接力。中国空间站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常态化实施乘组轮换和货运补给任务。我国载人登月初步方案已经公布,科研人员正在紧锣密鼓地研制长征十号运载火箭、新一代载人飞船、月面着陆器等装备。商业航天捷报频传、快速发展,为航天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航天梦连着中国梦。在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中,踔厉奋发、敬业实干,航天人将在浩瀚宇宙书写更多新的传奇。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