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俺们那儿,说起种大棚,人人都是行家里手。作为一名85后,从小就跟着父辈们在大棚里摸爬滚打,我父亲种棚种到68岁,我算是“棚二代”,从事蔬菜行业十几年了。同样是种菜,我们两代人差异挺大的:以前父辈是“经验种棚”,现在我们是“数据种棚”。
父亲总会对我讲起种大棚的辛苦:“刚起步时,全靠人力,没白没黑地干,经验都是在这一年又一年的摸索中得来的。冬天蔬菜上市时,早上四五点钟就得钻到大棚里摘,然后赶紧拉到市场上卖。”
这些年,蔬菜大棚在不断迭代升级,当年的小土棚变成了智能物联网的“云棚”。现在走进新棚就能看到卷帘机控制器、喷雾系统、水肥一体机这些智能数控设备,棚里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数据实时上传,手机APP还能远程操作,父亲总说我赶上了种棚的好时候。
科技赋能大棚种植,这是吸引我投身设施农业的重要原因。施肥、农药配置以及日常管理,可以通过智能化设备完成。智慧型数字温室大棚,配套冷库冷链物流等设施,种棚省事了,我把更多精力放在品种培育、市场营销、技术学习等方面。“老农人”对蔬菜喜好、如何用药施肥有着丰富的经验,我经常向他们请教,学到了不少看家本领,还聘请他们担任农场的“管理员”“技术员”。
俺们寿光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大面积种植设施蔬菜,现在蔬菜大棚技术已经发展到第七代,年产量达到450万吨,人均产量4吨多,是全国平均水平的近8倍。现在越来越多的“棚二代”挑起设施农业的大梁。敢想、敢干的年轻人,正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思路、新活力。
接过父辈们的接力棒,“新农人”跑得更快、更远。我对未来充满期待和憧憬,努力参与到设施蔬菜产业转型升级的探索中。现在,我带动周边4个村、200多户种植户,将苦瓜、茄子、黄瓜等蔬菜通过家庭农场的物流渠道,集中销往上海、辽宁等地的大型商超。同时,配套建设苦瓜茶生产车间、蔬菜净加工分拣车间、恒温储藏库,搭建了“苦瓜种植—苦瓜净菜—苦瓜副产品”的生产链条,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
(本报记者 常 钦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