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版:国际副刊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08月04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数字化赋能文化遗产保护

杨宇婷 《 人民日报 》( 2023年08月04日   第 17 版)

  拉斯科4号(国际洞穴艺术中心)中的洞穴复制品。
  杨宇婷供图

  2023年,法国凡尔赛宫迎来400周年庆典,随之举行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并计划于9月重新开放历史画廊。画廊展厅将运用3D、虚拟现实(VR)等技术再现凡尔赛宫业已消失的遗迹,并展出大量数字影像和当代艺术活动的影像记录。

  数字化让文物在虚拟世界里实现永恒。近年来,全球众多博物馆积极探索并实践数字化,寻求古老文明和当代生活的交汇点,推动文化遗产事业可持续发展。数字化助力实现古今对吟,在与艺术无限接近的同时,也给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

  延长文化遗产的“生命周期”

  历史遗迹常因自然或人为因素损坏或损毁,数字化对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帮助很大,能够延长其“生命周期”。借助3D数据,研究人员可以毫发无损地研究、分析文化遗址和文物,继而制定干预保护措施;依托虚拟模型,我们可以重现已经消失的历史遗址,令更多受众“看”到昔日的文化遗产。

  近年来,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积极借助更多领域的数字化研究力量。例如,中国在考古领域广泛应用红外线热成像和激光扫描等技术,以非破坏性的方式获取考古遗址和文物信息。在秦始皇兵马俑考古遗址的研究中,红外线热成像技术被应用于探测土墓壁、人物像和陶俑的内部结构。通过测量红外线辐射的分布情况和温度差异,可以识别出隐藏在土墓壁内部的结构和空洞,帮助研究人员了解其构造和保存状态。

  在巴黎圣母院的修复工程中,法国各地的研究人员聚集在一起,成立了8个专题工作组,分别是木材、金属、石头、玻璃、结构和土木工程、声学、数字生态系统和遗产情感人类学,数字化技术在其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通过扫描和建模技术,研究人员更准确地了解到巴黎圣母院的内部结构和建筑细节,为修复受损的屋顶和尖顶、加固建筑结构提供了有力支持。

  预防性考古也是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的核心内容。2020年,修复工作人员运用三维成像地质雷达技术对巴黎圣母院的地下部分做了一次扫描,探测大教堂中可能预先存在的砌体(即非建筑主体的石块砂浆墙体),以及可能与墓穴相连的中空部位,并对19世纪和20世纪的供暖系统进行了测绘。这样的预防性诊断使研究人员提前确定了隐藏墓穴的具体位置,令2022年的正式挖掘工作更加精确,对14世纪人形铅棺的出土起到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数字化技术可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保护。比如少数民族的濒危语言、手工艺术和戏曲表演等,均可使用数字信息技术采集处理,建立文字音频影像数据库。又如,运用动作捕捉技术可以采集非遗传承人的动作细节,并对运动数据进行分析编辑,对非遗项目的传承大有裨益。海南岛黎族原始制陶技艺“以土为釜,瓠匏为器”,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堪称中国原始制陶技术的“活化石”。传承人羊拜亮年事已高,媒体用影像记录下她制陶的全过程,并将所有文字记录转为普通话和多国语言,更好地保存和传承这门绝活。再如,法国阿基坦地区对奥克语进行多维度信息采集,不仅充实了数据档案,还反哺了当代艺术,舞蹈家、音乐家从奥克语民谣和舞蹈的影音资料中汲取灵感,创作出多种类型的现代音乐。

  数字化技术还有助于解决遗迹保护和开办展览难以两全的问题。以著名的史前艺术——法国拉斯科洞穴壁画为例:拉斯科洞穴于1948年对游客开放,此后10余年间,洞穴内部环境便发生改变,产生了真菌和霉斑,壁画受到严重侵蚀。为了保护这一文化遗产,法国政府于1963年关闭原始洞穴,并陆续建造了3个可供观众参观的洞穴复制品。在最新建立的拉斯科4号(国际洞穴艺术中心)中,技术人员运用3D激光扫描技术,对岩石纹理的复现精确到毫米。复制品内部经过声学、温度及湿度的精心设计,与真正的洞穴一致,壁画所使用的颜料也尽可能还原2万年前的矿物颜料。展厅里的交互数字屏幕和沉浸影院分别播放着关于史前洞穴艺术和世界洞穴壁画的纪录片,兼具教育和传播作用。

  文化遗产与时代同频

  近年来,各国博物馆积极探索与观众沟通的新方式,力图打造更具互动性和沉浸感的参观体验,令不能亲至的观众远程实现云上浏览。

  1979年,凡尔赛宫及其园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座法国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庄重宏伟,造型对称,其设计灵感来自古希腊艺术,以平衡、适度和真实为标志,追求理性美。从阅兵广场前的大理石庭院进入,上至二楼便是宫殿的核心区域,从起居、娱乐到会见、议政,再到典礼、宴会,各类大厅一应俱全。雕塑、油画、挂毯等珍贵艺术品随处可见,造型精美、工艺精湛的器具亦令人目不暇接。为了让更多观众“走进”凡尔赛宫,专业人员在凡尔赛宫的24个大厅拍摄了13.2万余张照片,将历史记忆浓缩于“虚拟凡尔赛宫之旅”特展。从17世纪路易十三的狩猎小屋到如今的法国艺术瑰宝,三维重建图让游客在几分钟内就能了解宫殿概貌。

  继2018年在新加坡、2021年在上海巡展后,“虚拟凡尔赛宫之旅”特展今年4月在香港开展,7月前往澳门。展览精心打造多层次的感官体验:游客在路易十四“声音”的引领下穿过城堡的虚拟大门;展厅里弥漫着橙花香气,那是调香师根据路易十四最喜欢的花制作而成的香水。360度全景数字投影技术,可使参观者“漫步”于镜厅、皇家歌剧院、战争厅、墨丘利厅和维纳斯厅,还可使用联网自行车“游览”凡尔赛宫花园,或通过VR技术欣赏数百件高清艺术品,其中便包括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的首饰盒及其中的精致珠宝。

  展览将艺术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用独特的手段展示出这座宫殿的魅力。对于未曾去过凡尔赛宫的人来说,虚拟的沉浸感滋养了人们的艺术渴望,离走入这座著名殿堂又近了一步。

  近年来,数字化已成为全球博物馆发展的新潮流。在苏州博物馆,参观者能够看到LED屏中虚实相生的动态二十四节气,感悟其中的生活美学;在苏州湾数字艺术馆,参观者沉浸式走入《千里江山图》中的自在山水境。今年6月,三星堆博物馆与腾讯集团合作,运用数字技术打造智慧博物馆,搭建国内首个文博数据中台,实现科技与文博的深层次交融,推动三星堆文化的保护、传承与焕活。放眼全球,数字技术的应用比比皆是。在英国伦敦,增强现实技术(AR)将绘画艺术带到街头:英国国家美术馆联合英国国家肖像馆与皇家艺术学院创建了AR画廊,通过手机应用程序沿途扫描二维码,即可欣赏各类绘画作品,如比利时画家安东尼·凡·戴克的《查理一世骑马肖像》与荷兰画家梵高的《向日葵》等。

  知史以明鉴,查古以知今。数字技术使世界文化遗产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生动呈现于世人眼前。借助数字档案,一些已经消失的文化遗产以新的形态重现,我们在作为文化遗产继承者的同时,也成为亲历者和创造者。正如同路易十三铺设了凡尔赛宫的第一块石头,400年后,它依然尝试着以新的方式,融入新的时代。

  (作者为法国索邦大学艺术史与考古学院研究员)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