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版:国际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08月03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新加坡通过新法案加强网络治理

本报记者 刘 慧 《 人民日报 》( 2023年08月03日   第 17 版)

  新加坡国会近期通过了《网络犯罪危害法案》,旨在通过立法加强网络内容管理,为民众打造更安全的网络空间。新法案主要针对危害国家安全、非法赌博及放贷、诈骗、煽动暴力、破坏民族和谐和影响个人安全等网络犯罪活动。

  根据该法案,新加坡政府将与各大互联网平台和网络服务供应商加强合作,通过“多方联动治理”机制打击网络犯罪。警方在发现恶意网络行为后,应及时要求涉事用户删除相关有害内容,不遵守指示的用户将面临监禁或罚款;在线服务供应商应主动采取措施侦测可疑情况,一旦发现网络犯罪,应立即关闭相关帖文和网页,并限制相关用户使用权限;应用程序管理平台需严查涉及网络犯罪的应用程序,必要时可将其下架,以最快速度遏制犯罪活动散播,防止更多人受害。

  新加坡通讯及新闻部部长杨莉明表示,网络犯罪往往发生速度极快,给受害者带来巨大损失。新法案重视各方之间的联动,追求时效性与专业性,是努力打造安全网络空间的重要一步。“只有各方携手合作,才能有效打击网络犯罪。”

  近年来,新加坡网络犯罪活动不断增加。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新加坡发生超过3万起网络犯罪案件,创下5年来新高,涉及金额超过6.6亿新加坡元(1美元约合1.3新加坡元)。今年6月,新加坡网络安全局在一份报告中指出,2022年该国发生8500起网络钓鱼案件,是2021年的两倍多,网络钓鱼案件频发对该国网络安全造成较大威胁。

  为净化网络生态,新加坡政府采取一系列举措。2019年6月,政府成立反诈骗中心,与多家银行、电信公司以及电子商务平台展开合作,一旦有诈骗发生,该中心可以迅速冻结涉及诈骗的银行账户、切断诈骗者使用的电话线以及监督支付平台上的可疑账号。2020年,新加坡网络安全局推出网络专才计划,目标是培养至少2万名网络安全领域的年轻人才。鉴于许多网络诈骗案件涉及跨国诈骗集团,新加坡还专门成立了跨国商业罪案特别工作组。

  近日,新加坡政府制定的互联网行为安全准则也正式生效。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安装过滤器以限制青少年通过社交媒体接触到不良内容;确保用户能更方便地举报有害内容;社交媒体应在数小时内禁止不良内容传播等。不遵守规定的社交媒体平台将被处以最高100万新加坡元的罚款。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