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因地处青海湖之南而得名。全州总面积4.45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200米,现辖共和、贵德、贵南、同德、兴海5县36个乡镇426个行政村56个社区,总人口44.84万人。党的十八大以来,海南州牢牢把握州情定位,以造福人民为目标,以绿色发展为路径,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四大产业”为牵引,以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为抓手,打造生态文明高地,推进泛共和盆地崛起,走出一条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现代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州情“重、多、美、好”
“重”:海南州生态地位重要。海南州北临青海湖、南有龙羊湖,属三江源和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河贯穿全境,境内全长411公里,经5县20个乡镇,是“中华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系青藏高原生态安全的重要水系和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区域位置重要。海南州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带,海拔高度相对适宜,并处于青海省中心地带,与除玉树藏族自治州之外的6个市州接壤,承东启西、辐射青海南部,素有“海藏通衢”之称。战略地位重要。国道G214(青康公路)、G109(京拉公路)和G6(京藏高速)穿境而过,是青海联络西藏、新疆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重要枢纽,在加强民族团结、稳藏固疆、维护国家安全中举足轻重。
“多”:海南州多元文化交融。海南州地处青海省农业区和牧业区交错地带,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相互交融,历史文化、民族文化交相辉映、绚丽多彩。多个民族聚居。有32个民族,少数民族约占总人口的77.8%,是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区。
“美”:海南州具有人文之美。历史悠久、人文独特、民风淳朴,境内文化遗迹遗址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久远、分布广泛,歌舞、藏绣、民族手工艺制作等民族民间文化底蕴深厚、特色鲜明、异彩纷呈。海南州具有自然之美。海南州山河壮丽、地貌多样,森林、高山、草原、河流、湖泊、湿地、沙漠、戈壁星罗棋布,“碧波荡漾青海湖”“天下黄河贵德清”“深谷峻崖龙羊峡”成为大美青海具有影响力和美誉度的金名片。
“好”:海南州农牧产业基础好。农牧互补是海南州的鲜明特点,2022年全州耕地149万亩、可利用草场5100万亩,各类牲畜存栏518万头只,粮食产量约占全省的15%,畜产品产量约占全省的15%,三文鱼产量约占国内市场的30%,是青海省重要的农畜产品和种业生产基地。清洁能源条件好。水电资源丰富,黄河上游海南州境内规划建设9座梯级电站和5座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可达2780万千瓦。新型清洁能源富集,全年日照时数2500小时以上,风能可用时间频率60%以上,可用于开发清洁能源的土地近7000平方公里,太阳能、风能资源潜在开发量在亿万千瓦以上。共和盆地蕴藏着大量优质的地热资源,分布广、埋藏浅、热质高,未来发展前景好。海南州抢抓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兰西城市群等重大战略机遇,是西北五省(区)唯一的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被列为青海省碳中和示范区,发展机遇良多、潜力巨大且充满活力。
建设“六个海南”
坚持以“四地”产业体系构建为支撑,聚力建设“绿色海南”。以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为牵引,带动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大数据云计算产业集聚区融合发展。海南州建成清洁能源装机总量2094万千瓦,海南州光伏发电园区和龙羊峡水光互补发电站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世界首条全清洁能源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建成并稳定运行。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0.2%,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2012年的34.86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77.84亿元。提档升级青海湖·恰卜恰·龙羊峡·贵德“四点一线”生态旅游景区品牌,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分别年均增长10.1%和14.8%。制定大数据发展规划,100%利用清洁能源的大数据产业园一期建成并投入使用,建成并运行“云藏”大数据中心,用户覆盖7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点击量突破56亿次。
坚持以担当国之大者为己任,聚力建设“生态海南”。坚持所有发展都围绕保护生态和实现绿色发展,筑牢三江源区、环青海湖区、泛共和盆地、黄河库区及城镇周边五大生态屏障,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积极推进青海湖国家公园建设,累计完成人工造林730万亩,治理退化草原3033万亩。实施光伏治沙,积极探索推进光伏生态牧场、光伏生态林场建设,发展光伏工业旅游,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通道,实现保护生态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有机统一。州域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7.6%,黄河出境断面水质保持在Ⅱ类以上,常态化开展“清洁海南”行动。
坚持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动力,聚力建设“活力海南”。主动融入兰西城市群、东西部协作等战略,加快共和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加强跨区域战略协作与经济合作,探索形成“江苏—海南州”互惠互利的对口支援协作模式。打好“放管服”和投融资体制、财税金融、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组合拳、攻坚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出台海南州招商引资激励措施等优惠政策,筹措招商引资奖励基金2000万元,用心用情开展服务保障,采取“跟踪+问询式服务”“容缺+承诺+一站式服务”以及“24小时不间断”和“审批不过夜”工作机制,激励各类市场主体竞相发展。
坚持以民族团结进步为统领,聚力建设“和谐海南”。坚决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广泛开展创建“十一进”和交流交往交融活动,州县两级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实现全覆盖,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建成一批具有海南州特色的石榴籽家园,建设青海省首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馆,形成了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氛围。
坚持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保障,聚力建设“清廉海南”。扎实开展“基层组织凝心聚力、基础工作强基筑底、基本能力达标提升”工程。扎实推进以案促改专项教育整治,开展“转作风、强本领、重实干、勇担当”专项行动,让清廉清明之风、实干担当之责成为海南州的鲜明标识。
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聚力建设“幸福海南”。努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研究制定促进共同富裕实施方案,完善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深入实施乡村“五大振兴”和“八大行动”。推进“健康青海·幸福海南”建设,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协同推进城乡一体化。实施“民生工程”,基础设施条件全面改观,一大批填空白、蓄势能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全州公路总里程达13571公里,所有乡镇和行政村道路通达率为100%,建成美丽城镇、美丽乡村285个。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2012年的17557元、6109元增加到2022年的37466元、15634元,各族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
数据来源:中共海南藏族自治州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