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经济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07月27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湖南湘江新区活跃创新创业元素

多元赋能,培育科创沃土

本报记者 孙 超 《 人民日报 》( 2023年07月27日   第 10 版)

  自主研发第一代量子点激光器填补国内产业空白,首款样品从湖南长沙销往湖北武汉;与国内光芯片龙头企业共同研发完成全球首例量子点激光器硅光模块样品……打开落户于湖南湘江新区的汇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简历”,看点十足。

  “创业之初,也没想到会来湖南。”回望发展步伐,汇思光电负责人不禁感慨。

  2021年8月底,汇思光电入驻湘江科创园。不到两年时间,企业已掌握光芯片关键技术,主要为光通信和智能传感行业客户提供高性能的激光器和探测器外延片,产品技术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岳麓山下,湘江之畔,高校众多,科创资源丰富。坐落在湘江新区的湘江集团,开发运营了湘江科创园和科技创智园,工作重点便是布局校企联合研发平台、孵化器(众创空间)、加速器、成熟企业总部、园区配套等多种形态。

  为入园企业提供办公场地、商务、物业等基础服务,科技、政策、税收、注册办证代办等增值服务,科创投资、科技成果转化、金融服务等成长服务……“我们正着力打造优秀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复合型科创平台,建设科技创新策源地。”湘江集团副总经理毛定说。

  近年来,湘江集团科创板块立足湖南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的发展布局,围绕重点高校对应的园区主导产业成果转化项目,通过自管或投资的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直接或间接投资项目100余个。同时,集团坚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获取重要领域的金融牌照,搭建起融基金、保理、供应链等于一体的多元产业金融平台,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逐步形成。

  湘江集团金融板块管理的中盈先导创新投资合伙企业,通过股权投资、定增投资等多种方式整合产业集群上下游资源,加速推动湖南省在电子信息、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形成支柱型、战略新兴型产业集群,在市场化运作的同时,为湖南省加速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赋能。

  2022年,湖南星邦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为提升产能开展融资,中盈投资公司投资1.2亿元。在资本赋能下,同年5月,星邦智能波兰工厂顺利竣工并实现批量生产。

  “产业基金既要着眼于培育本土企业,又要专注于产业前沿发展。” 湘江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利刚说,自成立以来,湘江集团已为144家科创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统计显示,2022年,湘江新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4843件,同比增长24.9%;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57.26件。今年上半年,新区设立30亿元科创引导基金,聚焦于投早、投小、投科技,将全部投资成立时间不超过3年的创业企业,助力企业实现“从1到2”的孵化成长,进一步活跃创新创业元素。目前,新区已有715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其中国家级创新平台63家,省级创新平台652家,形成较为完整的创新平台体系。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