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评论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07月26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把地方特色食品做成大产业(评论员观察)

周珊珊 《 人民日报 》( 2023年07月26日   第 05 版)

  培育地方特色食品产业,既应立足于“特色”,也要着眼于“产业”

  

  “你会因为美食去旅游吗?”此前有媒体发布微博调查,超八成网友选择“会”。如今,品味美食已成为旅游的重要内容,“跟着味蕾去旅行”也日渐流行。广东云吞面、广西柳州螺蛳粉、云南鲜花饼……暑期旅游季,各地在做好景点景区游览服务的同时,也铆足劲用地方特色食品吸引游客。

  在游客眼中,美食是好味道、好体验;对于当地而言,地方特色食品则可能是大产业、金名片。食品产业是“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的重要民生产业,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是我国食品工业重要发展载体和增长引擎。2022年,我国食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6%,利润同比增长9.6%。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引导地方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推动形成“百花齐放”的特色食品产业发展格局,既能够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也有助于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为地区经济增长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正因此,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1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发展目标,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百亿龙头、千亿集群、万亿产业”的地方特色食品发展格局,为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描绘蓝图。这有助于引导各地实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推动食品产业培育发展新动能。

  培育地方特色食品产业,既应立足于“特色”,也要着眼于“产业”。加强特色化,升级现有产品,突出差异属性,才能形成比较优势,带动可持续发展。聚焦产业化,把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资源、小吃转化为有标准、可溯源、便携可运的现代食品,才能形成规模效益。还应看到,地方特色食品产业一定程度上诠释了当地独特的饮食文化,要培育好这一产业,原料、技术、品牌缺一不可。增强优质原料保障能力,提升技术、装备和设计水平,在品牌建设方面持续发力,方能保证地方特色食品“原汁原味”,促进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创新发展,有效激发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同感,推动地方特色食品由区域走向全国。

  酒香也怕巷子深。扩大地方特色食品影响力,光靠产品好还不够。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给西瓜贴上溯源码,扫码可查询生产企业、育苗来源等信息,让消费者“安心买”;安徽推动臭鳜鱼实现全产业链发展,顾客在网络上可以随时下单;湖北潜江举办龙虾节活动,把小龙虾产业和文娱、旅游相结合,赚了人气也进一步打响了品牌……不少地方通过促进特色食品产业与旅游、电商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了新业态新模式,取得良好效果。这也启示我们,让“家乡味道”美名远扬,还需要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培育创新业态,打造多元融合消费场景。

  作为老工业基地,重庆市大渡口区大力培育重庆小面产业,抢抓契机推出预制重庆小面。2022年,重庆市小面产业园快消品全产业实现营收24.3亿元、同比增长47.3%,成为当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助力。深入挖掘各地优势资源,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食品产业体系,形成多元化、差异化的产业竞争格局,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未来,值得期待。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