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理论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07月19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发挥融资担保业优势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有的放矢)

陈 琳 《 人民日报 》( 2023年07月19日   第 09 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强化对市场主体的金融支持,发展普惠金融,有效缓解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融资担保通过对中小企业进行信用增信,与金融机构分担风险,可以快速有效帮助企业破解融资难题。当前,进一步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融资担保业发挥自身优势,着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金融和实体经济共生共荣,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融资担保业应牢牢把握三个原则:一是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金融事关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必须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完善党管金融的体制机制,确保金融工作正确方向和发展导向,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二是坚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促发展。适应新型金融业态发展趋势,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服务意识,努力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多措并举降成本,精准发力补短板,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创造价值和利润,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三是坚守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也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事关国家安全、发展全局、人民财产安全,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守住的底线。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要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

  新形势下,融资担保业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遵循金融发展规律,高效完成重点任务。

  聚焦服务普惠领域。作为普惠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融资担保机构尤其是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需要不断加强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银担合作,充分发挥“引领、规范、增信、分险”的作用。聚焦小微企业和“三农”普惠领域,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力度。充分利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升金融服务便利度。持续优化金融产品和业务供给,特别是在绿色、双创、乡村振兴、新市民金融服务等领域开发专项产品,提升金融普惠性。

  推进行业数字化转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科技赋能是融资担保业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服务效率的一项关键举措。融资担保机构要立足自身实际,充分利用现有数字化资源,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以技术驱动金融服务精准化,推动实现普惠金融业务“降本增效”。

  有效防范化解风险。2023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提出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统一负责除证券业之外的金融业监管,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融资担保机构要主动拥抱监管,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管理。提高风险化解能力,统筹兼顾风险防控与业务发展,科学防范风险。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加快完善行业准备金制度,主动加强与监管部门配合,将风险防控工作落实到位。

  (作者为中国融资担保业协会党委委员、副会长)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