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连山,不见川。”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境内多山,平均海拔超过2600米,地理环境复杂、交通条件不便。上世纪80年代起,凭着拉面手艺,11万化隆人走出山乡,进城创业。
随着越来越多人离乡打拼,化隆县的发展也面临挑战。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如何吸引人才回流,助力当地发展?2022年,化隆县实施“凤还巢”工程,引导化隆籍在外人员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活力。
拉面产业经过几十年发展,化隆人如今遍布各地,“引凤还巢”该从何切入?化隆县向各地派驻的46个拉面经济服务办事处,成了重要的基层联络点。
2000年,年仅19岁的马军海来到武汉闯荡。如今,他已有7家拉面店,开办的商贸公司为200多家拉面店配送食材。多年来,马军海一直渴盼回报家乡,化隆县驻武汉市拉面经济服务办事处主任李永华的一席话更坚定了他的决心。“乡村是片广阔天地,也不缺少发展机遇,等着你回去发挥力量。”李永华说。
“不仅是拉面经营者,外出务工人员、优秀大学生以及其他领域有回乡创业意愿的优秀人才也大力欢迎。平时不易联系,趁着他们回乡探亲,我们也抓紧走村入户了解意愿。”化隆县地方品牌产业培育促进局局长赵政介绍。
据了解,自“凤还巢”工程实施以来,化隆县按人才类别和行业领域,建立了涵盖1530人的人才信息库,主动对接重点返乡创业人员,并定期组织人才回引洽谈活动,为返乡人员答疑解惑。
“引得来,还需留得下,关键在于为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舞台,拓展创新创业的渠道,打造高效便捷的营商环境。”化隆县委书记张爱如说。
2021年,青海省公布了第二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化隆县群科拉面特色小镇榜上有名。以拉面特色小镇打造为契机,化隆县针对返乡人员出台招商引资、创业优惠政策,支持拉面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
年过花甲的韩进录回乡创业,投资建起了拉面产业园。“选定地块后,政府将水电路网全部打通,我们直接‘拎包入住’。此外,政府还投入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资金,让我们备受鼓舞。”韩进录说,县里还成立了产业园建设协调领导办公室,在立项、环评、通信、电力等手续办理方面提供全流程服务。“比如环评,各部门加班加点,3个月左右就办下来了,比预期时间省了一半还多。”韩进录说。
产业园蓬勃兴起,随即变成了返乡人员施展才干的创业平台。
瞅准机遇,在外工作的马学明返乡创办企业,通过高压低温萃取等技术,将一锅牛肉汤浓缩为小小料包,还针对不同地域开发了不同口味。“像这样的企业,产业园已有10家,同时还引进了8家快递公司,拉面料包、调味品、农特产品等正源源不断地走向各地,推进拉面产业标准化、品牌化发展。”韩进录说。
不只拉面产业园,化隆县还打造了青年创业就业孵化园、特色型公共实训基地等创业平台。截至目前,返乡人员创业涉及餐饮宾馆、牛羊养殖、建工建材等20多个行业,累计创办企业462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