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视觉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07月11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宁波舟山港推进智慧港口建设,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强港(新时代画卷)

《 人民日报 》( 2023年07月11日   第 08 版)

  桥吊司机通过智能操控平台远程作业。
  本报记者 李 舸摄

  梅山港区远控桥吊无人驾驶舱。
  本报记者 李 舸摄

  宁波舟山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图为宁波曙翔公司技术人员对新材料产品进行检测。
  胡学军摄(人民视觉)

  7月5日,40万吨矿船“巴西”轮停靠宁波舟山港鼠浪湖矿石中转码头。至此,68艘全球最大40万吨矿船悉数打卡宁波舟山港。
  黄家振摄(人民视觉)

  宁波舟山港鼠浪湖矿石中转码头堆场。
  沈 骊摄(人民视觉)

  工人将船舶电缆接入港区岸电设备。
  本报记者 李 舸摄

  港口繁荣助力经济发展。图为宁波前湾新区极氪未来工厂。
  章勇涛摄(人民视觉)

  港区工人清洁屋顶光伏板,影子映在光伏板上。
  本报记者 李 舸摄

  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
  贾林涛摄(人民视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港口是基础性、枢纽性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志在万里,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

  港口是反映对外贸易情况及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当前,全国重点港口航道畅通高效,运输平稳有序,运行态势良好,积极助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更好释放中国经济潜力,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港口兴、贸易旺。近年来,各地以智能制造推动港口高效运转,以数字技术赋能智慧港口建设,以科技创新助力绿色港口发展。三大世界级港口群正在形成,各地港口资源深化整合,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整体呈现出从“大”到“强”、从“快”向“好”的发展方向。

  今起,本报“新时代画卷”栏目推出系列报道,集中展示我国各地大型枢纽港口风采,生动展现我国外贸经济的澎湃活力和强劲韧性。

  ——编  者  

  

  7月7日,宁波舟山港发布年中数据,表现亮眼:今年上半年完成货物吞吐量6.79亿吨,同比增长6.0%;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768万标箱,同比增长1.2%。作为全球首个年货物吞吐量超10亿吨的大港,宁波舟山港为稳定外贸产业链、供应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积极助力。

  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考察时强调:“宁波舟山港在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是‘硬核’力量。要坚持一流标准,把港口建设好、管理好,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强港,为国家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背靠长三角经济圈,面向太平洋主航道的宁波舟山港,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核心港区主航道水深在22.5米以上,30万吨级巨轮可自由进出港,40万吨级以上超级巨轮可候潮进出,是世界上少有的深水良港;基础设施一流,拥有万吨级以上大型泊位超200座,5万吨级以上的大型、特大型深水泊位超120座,是中国大陆大型和特大型深水泊位最多的港口。

  基于此,宁波舟山港年货物吞吐量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一,去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335万标箱,稳居世界第三。同时,宁波舟山港已成为中国海铁联运业务量第二大港,拥有班列23条,业务范围涵盖16个省份、63个地级市。“一带一路”航线共计122条,与中东欧海运航线增至14条。2022年,宁波舟山港与中东欧五港完成集装箱进出口箱量76.9万标箱,同比增长16.5%。

  7月5日,40万吨矿船“巴西”轮在数艘拖轮的牵引下,缓缓靠上宁波舟山港鼠浪湖矿石中转码头1号泊位。至此,68艘全球最大40万吨矿船悉数打卡宁波舟山港,充分体现了宁波舟山港的综合型枢纽优势。

  当前,宁波舟山港正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努力开创港口发展新局面,推进智慧港口建设,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在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码头,智能无人集装箱卡车自动穿行,远控自动化龙门吊协助作业。码头另一端,桥吊司机通过智能操控平台实时远程监控操作,加速超级大港高效运转。在节能减排方面,码头采用光伏技术对部分设备供能。同时,码头泊位的岸电覆盖率也达到了100%,为在港期间的船只提供清洁能源。

  帆樯林立,舳舻相接。一幕幕繁忙的场景、一项项详实的数据给人信心、令人振奋。300多条集装箱航线连接着20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宁波舟山港勾画出一张港通天下、岸接全球的海上航运贸易网,助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本报记者  张伟昊)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