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一路向北,燕山脚下,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掩映在连绵起伏的蓊郁中。7月3日至4日,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在此举行。来自全球80多个国家的约400名中外嘉宾围绕“落实全球文明倡议,携手绘就现代化新图景”这一主题交流对话、激荡思想、凝聚共识,一幕幕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的生动场景,成为落实全球文明倡议的生动实践。
加强不同国家人民间对话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国家版本馆汇文厅,借助数字技术搭建的“未来之城”雄安新区规划和建设图景,正是感知中国式现代化的窗口。
自1964年第一次来到中国,澳大利亚联邦人文学院院士马克林一直关注中国的发展。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中国式现代化丰富和发展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当之无愧的贡献。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成功的,而且为世界上其他国家提供了借鉴。
“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各国文明发展的多样性。中国独特的经济结构、政治传统、文化基因,决定了中国必然要走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现代化之路。”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高晓林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创,使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落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变为现实,从根本上破除了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唯一性,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选择。
毛里塔尼亚公正党副主席哈拉麦评价称,全球文明倡议建立在既保持中国特色、又推动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深厚历史积淀基础上,既根植于中国拥有的悠久历史,又承载着一代代中国人对现代化建设与发展的期盼。他希望各国加强技术开发方面的交流,以促进经济现代化发展。
“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传递的信息非常明确,要平等尊重彼此,接受差异性,加强不同国家人民间对话,这是不同文明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我们共同的心声。”埃及中国友好协会副主席、埃及外交部前副部长阿里·希夫尼表示,全球文明倡议获得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和支持。中国式现代化代表了引领人类历史前行的现代化文明,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增进各国人民共同福祉
习近平主席指出:“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参加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到参加本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感触颇深。他表示,习近平主席着眼世界格局演变,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从文明交流互鉴角度阐释中国理念,彰显了一种全新的文明观。这一文明观,站在更加宏阔的历史方位上思考,既看到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和灿烂辉煌的发展进程,及其对人类文明作出的贡献,也看到人类文明共同目标、人类共同的理想和福祉,诠释了“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崇高追求。
俄中友好协会副主席谢尔盖·萨纳科耶夫感慨,文明是多样的,但不同文明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追求是共通的。中国始终以开放姿态推动交流互鉴。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让世界听到中国发出加强团结合作的强音。
参与本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的国际人士纷纷表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文明高于其他文明,沉溺于‘文明优越论’势必会造成冲突”“全人类共同价值超越对抗思维的局限性,展现出具有突破性的吸引力”。
推动人类文明永续发展
以篆、隶、楷、行、草诸书体书写的全球文明倡议竹简书法作品徐徐铺展,丝织技艺、木版水印技艺、易水砚等中国非遗文化项目吸引了不少嘉宾体验。
在孝感雕花剪纸展台,剪纸长卷《建党100周年》展示了嘉兴红船、开国大典等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画面。来自波黑东萨拉热窝大学的卜雅娜教授在这幅作品前久久驻足。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她亲手雕刻了一枚凤凰图并赞叹说:“纸上雕刻的技艺太神奇了。”
文明永续发展,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顺时应势、推陈出新。
联合国文明联盟高级代表莫拉蒂诺斯认为,中国在文化保护和文化创新中实现了平衡。“正是在尊重和保护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明白‘守正’的意义,而新技术、新手段参与的文化创新,增强了文化吸引力,为文明间对话注入了活力。”
聆听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关于文明传承与创新的种种举措,墨西哥特奥蒂华坎博物馆馆长路易斯·里维罗频频点头。他告诉记者,一批来自墨西哥的文物正在湖南博物院展出,“通过文物领域互动合作以及科技赋能等途径,我们能博采众长,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不断进步”。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并深刻影响了世界。”巴西执政党劳工党文化部全国书记薇薇安·马丁斯表示,文化遗产传承着一个民族的记忆与情感,捕捉了文明发展史上的动人时刻,是世界人民共同的财富。全球文明倡议倡导重视文明传承与创新,将进一步加强文明交流,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和各国现代化进程发挥积极作用。
发挥世界汉学家桥梁作用
“家国情怀、天下一家”“克己复礼、仁者爱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场分论坛上,来自不同国家的汉学家用流畅的中文交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赢得阵阵掌声。
汉学家是融通中外文明的使者,为沟通中外文化、增进理解友谊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埃及爱资哈尔大学教授阿齐兹翻译的中国书籍《现代中国人——从过去走向未来》畅销阿拉伯世界;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荣誉教授杜博妮钟爱中国现代文学与诗歌,对鲁迅的作品颇有研究;在卜雅娜推动下,波黑的汉学建设初见成效;厄瓜多尔基多圣弗朗西斯科大学教授何塞深耕《道德经》西语翻译多年……
巴基斯坦国立现代语言大学讲师拉希达说:“作为汉学家,不论母语是什么,中文是我们统一的语言;不论来自哪种文明,我们共同的追求是人类文明进步。”
“天下大同的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方向”“主张和而不同,方能带来真正的和平”……听到中国学者的观点,阿齐兹如遇知音,迫不及待地分享他对中华文化崇尚和平的见解。“只有通晓中国历史和文化,才能深入认识当下的中国理念、中国主张、中国智慧,理解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深刻内涵。”阿齐兹认为,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是落实全球文明倡议的重要途径。汉学家应当致力于推动多元文化融合发展,为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作出贡献。
“古丝绸之路连接了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等古文明,讲述了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故事。共建‘一带一路’稳步推进10年来,促进了沿线国家经济繁荣,同时增进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莫拉蒂诺斯说,全球文明倡议是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它将促进不同文化、不同文明之间的理解,有助于世界和平发展。
斯里兰卡科伦坡大学高级讲师马欣达认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新时代汉学研究的重要方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仅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基于人类文明多样性、全人类共同价值等各国人民共同关心的话题,将为人类破解时代难题、实现共同发展持续提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