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07月07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金融服务提质 企业发展加速

本报记者 屈信明 《 人民日报 》( 2023年07月07日   第 03 版)

  中小微企业融资难,一个主要原因是银行获取企业真实经营情况难度大。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成为提升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的题中之义。“长三角征信链”平台建设正是有的放矢的实践探索。近年来,金融领域不断创新优化服务,助力越来越多中小微企业实现更好发展。

  ——创新信贷产品,增强贷款可得性。

  税务部门积极汇聚税收大数据,助力企业将纳税信用转化为融资信用;不少地方建立完善区域性征信平台、融资服务平台,搭建银企对接“高速路”;结合中小微企业轻资产特点,银行积极推广存货、应收账款、知识产权等动产和权利质押融资业务,降低对传统抵押物的依赖……近年来,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创新力度不断加大,“信用变信贷”“知产变资产”等实践日益丰富。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积极加强对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的挖掘运用,综合运用经营信息、交易流水、征信信息、公共信用信息等多维度数据,积极研发适合中小企业的贷款产品,为企业发展提供精准的金融支持。”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

  ——聚焦重点群体,扩大服务覆盖面。

  “无贷户”融资难度往往更大,更需要精准施策。一些地方设立了线下首贷服务点,工作人员与企业经营者当面沟通,快速了解企业融资难点,针对性地提供“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破解“首贷难”;有的金融机构依托产业园区、行业协会等渠道,对相关中小微企业进行上门走访,了解“信贷空白”企业实际融资需求,提供贴心服务。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新增小微企业法人首贷户81.5万户,首贷户金额同比增长13.1%。

  重点领域经营主体获得更好支持。银行保险机构围绕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专精特新发展需求,构建专业化服务机制,为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注入更强动力。对一些经营前景良好、暂时遇到困难的餐饮、文化、外贸领域中小微企业,金融机构多措并举满足其合理金融需求。

  ——降低融资成本,助企业轻装上阵。

  今年有关部门继续引导银行加大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一季度,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较上年下降0.38个百分点。

  截至5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6.1万亿元,较年初新增2.6万亿元,同比增长25.5%;有贷款余额的户数达到4035.1万户,同比增加408.3万户。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