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活看点】
从事管线巡检和铺设工作36年,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管线工孔宝忠致力于提升管线运转和连接效率。以他名字命名的“孔宝忠凹槽轨道运管机”和“孔宝忠接卡管线门架”,解决了我国巨型管线铺设难题;他主创的“自航耙吸船艏吹接管的施工工法”,实现了大马力绞吸船的船、岸管线快速连接,为疏浚工程节省大量成本。他曾获得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天津市劳动模范等荣誉。
渤海湾畔,汽笛轰鸣。天津港北航道临岸海面,“通途”号挖泥船开足马力,成吨的海底淤泥翻滚搅动,通过疏浚管道被运送至岸边。管线伸向内陆深处,56岁的孔宝忠(见图,本报记者李家鼎摄)身背工具包,手拿检测锤,从远处走来。今年,是他做管线工人的第三十六年。
蜷身伏管,五步一停,锤打倾听,行至一处管道连接点,孔宝忠停下脚步,“听上去不太对劲。”他拿出测厚仪测量后发现,“厚度只有23毫米了,正常管线应该在50毫米以上,这一节必须马上更换。”孔宝忠说,由于管线每天要运输大量海底淤泥,腐蚀严重,管壁太薄就有破裂风险。干管线巡检这些年,孔宝忠已经练就一双“慧耳”,从挖泥船的施工区到抛泥区,十几公里长的管线,上千个管道连接点,仅靠“听”,他就能判断出管线的磨损程度。
“除了管线巡检维护,我的工作还包括管线铺设。”孔宝忠说,疏浚工程吹填造陆施工离不开排泥管线的铺设,而要在淤泥质软基纳泥区内铺设排泥管线,不可避免地要进行管架搭建。“管线必须架设起一定高度,否则时间久了,会被吹填物掩埋。”孔宝忠说,2006年,他曾遇到过一个难题:那一年的天津港航道疏浚工程中,由于首次引进大型耙吸式挖泥船参与施工,吹填管道直径达到1.1米,单节管重7吨,此前,国内使用过的最粗管道直径为0.8米。
人力搭建,管道太重;机械进场,地面太软。眼看管线铺设陷入停滞,三伏天里,孔宝忠一头扎进存放管线的闷热厂房,针对作业场地、管架承载力、管线架上运输、接卡等难题开展技术攻关。最终,孔宝忠在“搭建起步平台——机械压桩”等方面取得创新成果。实际应用过程中,他设计制作的“孔宝忠凹槽轨道运管机”“孔宝忠接卡管线门架”也相继问世。两项工艺不仅让接卡钢管速度由原来的每天2节提高到每天5节,还节约了近3000米的管线,节省费用近500万元。
如今,自航耙吸船远距离疏浚吹填施工,已成为疏浚工程的重要手段。“只有以最少的时间接好管线,才能给船舶节省出更多有效施工时间。”孔宝忠说。
经过多年实践,孔宝忠采取橡胶充气浮漂代替浮筒平台配合接管的方法,研发出“自航耙吸船艏吹接管的施工工法”。与传统工法相比,利用橡胶充气浮漂代替浮筒平台,进行船、岸吹填管线快速接头的连接,把平台上操作改为船上操作,人员操作环境改善、受风浪影响减小、操作人数减少、安全系数提高,避免了因辅助船拖带平台磕碰造成的船舶损坏而发生的维修费用。如今,这一工法已在我国多个大型疏浚工程中广泛应用。
从业36年,30余座沿海港口、60多个疏浚工程,都曾留下他的脚步。“管线有问题,找老孔!”对于来自其他单位的“求助电话”,孔宝忠总是耐心地分析,帮助解决。“要努力把好的工法和经验传承下去。”孔宝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