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写意”到“工笔画”,一个个“小而美”项目在共建国家相继落地:重建桥梁,解决居民出行难题;打出水井,满足村民生活需求;安装路灯,照亮行人夜归之路……这些工程“小而美”“惠而实”,增进了共建国家的民生福祉,为当地民众带来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中企在圭亚那安装太阳能路灯——
“夜间出行更安全”
本报记者 宋亦然
夜幕降临,热闹了一天的圭亚那马海卡·伯比斯区(五区)莫莱科柏村渐渐安静下来,村民们开始与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温馨恬淡的休闲时光。与以往不同的是,如今映照着一张张淳朴笑脸的,不再是摇曳跳动的烛光,而是明亮的电灯光。
莫莱科柏村位于圭亚那马海卡河上游约70公里的热带雨林中,是一个印第安村落。村子地处雨林深处,尚未接入电网。柴油发电又价格昂贵,让人难以负担。村民们以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实在需要夜间出行时,也只能借助火把或手电筒,十分不便。而今,这一困扰村民多年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2022年9月,中海油圭亚那公司和中国电建来到莫莱科柏村捐赠物资时,了解到村民夜间出行的不便。两家企业在实地勘察后,考虑当地日照充足,决定为该村捐赠并安装116盏太阳能路灯,解决村庄夜间缺乏照明的问题。
太阳能路灯安装项目开工期间,为了让村民能最大程度受益,所有原材料均从当地采购,工人均在当地聘用。同时,中国企业派出资深工程师手把手培训,教会村民安装、调试和维修设备,并对参与施工的村民进行安全培训,为莫莱科柏村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技术队伍。
3个月后,项目正式完工。当晚,在村民的欢呼声中,明亮的灯光如期而至。“有了路灯,村民们走夜路不再担心害怕,中国朋友帮村里办了一件大好事!”圭亚那全国印第安人村长理事会主席兼莫莱科柏村酋长约翰·德瑞克动情地说。
太阳能路灯不仅解决了村民夜间出行的困难,也满足了村民夜间组织集体活动的需要。女孩雪莉·克林顿说,因为村里的小路上经常有蛇,她之前不敢在夜晚出行,“现在,灯光让我夜间出行更安全。”
随着太阳能路灯一起来到莫莱科柏村的,还有节能环保的绿色发展理念。项目完工后,中国企业邀请参加第二届圭亚那全国中学生绿色低碳征文比赛的学生实地参观,介绍项目实施情况,展示绿色能源在偏远乡村的应用。“中国企业将绿色低碳的种子播撒在孩子心中。”圭亚那教育部首席教育官助理哈维说。
“未来,我们将在圭亚那其他印第安村落实施太阳能路灯项目,并聘请莫莱科柏村接受过培训的村民参与,让更多民众享受明亮、稳定、环保的灯光。”中海油圭亚那有限公司计划部经理黄钊介绍。
“感谢中国企业帮助圭亚那印第安社区提升生活质量!”圭亚那自然资源部部长巴拉特说,“中国帮助圭亚那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和能源转型,我们期待与中国开展更多合作,推动国家发展、增进人民福祉。”
中企在刚果(金)建设水井——
“村民们喝上了放心水”
本报记者 万 宇
在刚果(金)南部卢阿拉巴省的马潘多村,高高的水泥台上,两个巨大的水桶并排摆放,上方是一把光伏电池板遮阳伞——每天清晨,这座水井是村里最热闹的地方,身着各色鲜艳服装的妇女顶着塑料桶从家里来这里打水。红色的阀门打开后,清冽的井水灌满一个个水桶。人们打着节拍载歌载舞。
村民奥黛特捧起水喝了一口:“这井水味道好甜!”以前,她每天都要往返6公里,顶着桶去附近的河里打水,孩子也提着小桶跟着妈妈一起去。“下雨后河水很混浊,喝了会生病。即便如此,我们也只能打河水来喝。”奥黛特回忆说,那时,能在家门口喝到干净水是村民们的梦想。
帮村民们实现梦想的是中刚合资的华刚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由中国中铁、中国电建等中企与刚果矿业公司共同发起成立。2021年8月,该公司与矿区周边社区签署社会责任书,承诺在5年内帮助当地社区在道路、供电、医疗、供水、农业等领域落实26个项目,饮用水钻井项目便是其中之一。该项目于2022年1月正式启动,计划投资54万美元在马潘多村、穆塔卡村等4个行政村挖掘18口井,满足约8000户居民的家庭用水需求。
“非常感谢华刚矿业帮我们建好这口井,让村民们喝上了放心水。”奥黛特高兴地说,“现在,我们再也不用去那么远的地方取水,也不用担心因为喝了不干净的水而生病了!”
华刚矿业水井项目协调人任九凡介绍,为了确保水井供水能够覆盖更多的村民,项目组、地方发展委员会和4个村的村长多次开会商量打井位置,根据当地电力短缺的实际,制定了“光伏电池板+水箱”的方案,各井均配备10立方米的水箱、水泵和为其供电的配套太阳能板,以及装有水龙头的取水点。“水井使用起来非常方便,电泵抽水到高处的水桶里,打开水龙头就能接水。”马潘多村村长博尼法斯说,“我们一定会维护好、使用好这口井。”
在约7公里外的比瓦亚村,打井工程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一群村民望着不远处发出轰隆声响的大型钻机露出了微笑。正在钻机旁忙碌工作的恩科塔说:“我们施工队每到一个村子,村民都像庆祝节日一样欢迎我们,我非常自豪。”华刚矿业基建部副部长刘京堂表示,比瓦亚村的这口水井是该项目正在施工的最后一口水井,“我们争取尽快打完,让更多村民喝上放心水。”
在马潘多村,除了5口水井,华刚矿业还帮助该村修建小学,修复了12公里泥土路,并送去了拖拉机、播种机等农业机械化设备和玉米种子。地方发展委员会代表穆卡莱依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华刚矿业是我们的好朋友,他们为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做了很多实事,给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中企在基里巴斯重建布塔桥——
“我们有了新的‘便民桥’”
本报记者 陈效卫
“感谢中国朋友,我们有了新的‘便民桥’!”这是中国企业在基里巴斯首都塔拉瓦重建布塔桥后,当地居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位于太平洋中部的岛国基里巴斯由30多个岛屿和环礁组成,国土面积仅800多平方公里,桥是当地重要的交通设施。在人口占全国近一半的首都塔拉瓦,连通南北的唯一便桥——布塔桥曾因资金短缺等导致年久失修,无法通车,给桥北布塔村村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随着时间的推移,布塔桥的安全隐患越来越大,曾一度被村民们称为“烦心桥”。
2021年12月下旬,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基里巴斯分公司承担了布塔桥重建项目。项目地处赤道地区,常年炎热高温,潮汐使每天有效的施工时间只有4小时,但项目组克服了高温和海潮等多重困难,仅用几个月就建起了一座结实耐用的新桥。重建后的布塔桥长约262米,宽5.5米,下部采用珊瑚碎石填筑,路面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去年4月,项目顺利通过基里巴斯基础设施部验收并投入使用。
随着新桥的启用,车辆能够重新往返于布塔村,村民们再也不需要将车停在桥头,靠肩背手提把生活物资搬运进村。以往的“烦心桥”如今成为实实在在的“便民桥”。
在布塔村经营水泥空心砖工厂的帕萨德告诉记者,由于通行条件限制,工厂以往的销量持续下滑,他多次产生过把厂子关了的念头。布塔桥修通后,他接到了不少订单,制作好的砖也可以快速运输出去,工厂营收状况得到很大改善。比纳蒂在布塔村经营着售卖米面油等生活物资的小商店,距离布塔桥800多米。以往便桥过不了车,每次进货只能雇人将商品一点点搬运过桥。现在,批发商可以把车直接开到店门口,既省时又省钱。
布塔桥项目建设的高标准、高要求、高效率得到了基里巴斯各界肯定。同时,项目建设累计从布塔村招聘30多人次,用工合计9000多个工时,为村民创造了工作机会,还帮他们在施工中学习了建筑技能。基里巴斯媒体表示,布塔桥不仅解决了居民出行难题,也拉近了基中两国人民距离。“现在,即便素不相识的当地人在路上看到我们,也会停下脚步或打开车窗向我们竖起大拇指。”中铁一局驻基里巴斯机构负责人王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