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广告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06月24日 星期六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强治理 兴产业 优环境

重庆市垫江县: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24日   第 07 版)

  仲夏时节,垫江大地一派生机勃勃。一座座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焕发新颜,一个个现代化新农村绽放美丽,一座座现代设施农业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一幅乡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这是重庆市垫江县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生动写照。近年来,垫江县着力加大农业产业发展步伐,加快推行乡村绿色发展方式,加强农村社会治理和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将乡村振兴美丽图景变成现实。

  党建引领标准化 基层治理大提升

  垫江县联合科研院校大棚培育芍药茎块,打造鲜切花采摘、观赏区……走进垫江县曹回镇徐白村,新修的道路四通八达,配套农用设施一应俱全。

  为推动乡村振兴行稳致远,徐白村以党建引领全村工作,制定符合实际的产业规划,为村庄发展注入新动力。近年来,徐白村聚焦芍药特色产业,采取“科研院校+龙头企业+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发展模式,投资3500余万元,在全镇12个村(社区)种植芍药4200余亩,带动2500户农户增收、实现亩均收益1万元以上。

  党建引领,规划先行。垫江县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重庆市工作安排,精心编制《中共垫江县委农村工作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2023年工作要点》。

  先锋示范,建强队伍。开展“争当乡村振兴排头兵”擂台赛、农村基层党建“双月评”等活动,实施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培育计划,结合“基层组织提升年”“干部作风建设年”专项行动,“一村一策”限期整顿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

  平台强基,助推治理。组建多方参与的乡村共治平台,搭建智慧村务管理和服务平台,实施以党建为引领的“四治融合”乡村治理工程,推广运用“院落微治理”“湾长微管理”等乡村治理方式,在全县1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开展乡村治理“院落制”试点,推行“湾长网格化管理”,在284个村(社区)持续推广“积分制”、288个村(社区)持续推广“清单制”。

  产业发展科学化 乡村振兴大跃升

  三溪镇龙花村处于高海拔地区,以山坡地或旱地为主,蓄水能力差,村民们能种植的农作物品种有限,土地利用率和效益不高。三溪镇结合村社实际,探索种植了6亩旱稻,试种成功后,预计每亩产量将达1200斤。种植旱稻不仅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群众增收,同时也有助于壮大特色优质大米产业。

  垫江县以做实做优农业为基础,科学谋划、农科结合、做优产业,以农文旅融合激发农业发展潜力,打通农业链条一二三产上升路径,全面提升农业发展惠及群众能力。

  科学谋划。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分乡镇(街道)下达粮食、蔬菜生产任务清单,稳定粮食、蔬菜播种面积、产量,扩种油菜,发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在龙溪河沿线区域建设“中稻—再生稻”高产示范区2万亩。

  农科结合。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创建农村科普阵地10个,选派服务“三农”科技特派员100名。实施农业机械化扩面行动,推广适宜丘陵地区实用农业机具装备2000台(套),突破机插秧、有机肥施用等薄弱环节。

  做优产业。围绕“四县三乡”,做强“一主两辅”,大力发展粮食和牡丹(芍药)产业,培育特色产业,实施种业提升行动,提纯复壮垫江晚柚母本园,持续发展蜜本南瓜、黑花生、渝州白鹅、宝鼎黑山羊等土特品种。

  链条升级。发展农产品加工,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和“快递进村”工程,推动乡村休闲旅游提档升级,培育发展康养产业、文化创意等新业态,推动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融合发展,打造区域公用品牌1个、地理标志商标9个、重庆名牌农产品4个、“巴味渝珍”授权产品2个、重庆老字号8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个、全县“两品一标”数量累计32个。

  乡村管理精细化 人居环境大改善

  放眼沙坪镇竹鸡村,一户户民居掩映在绿树之间,宽阔的马路直通村里,道路两旁绿树成荫,村里房前屋后栽花种草,生态宜居的气息扑面而来。在新民镇明月村,各种鲜花含苞待放,种种景象,构成一幅田园如画生态好、乡村振兴入画来的生态美景图。

  这些美丽宜居的乡村,是垫江县乡村风貌的缩影。近年来,垫江县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村庄规划融入乡村振兴中,同乡村产业、农房建设等专业专项规划有效衔接,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完善基础设施。垫江县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抓手,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抓好农村厕所、污水、垃圾治理,统筹推进农村路、水、电、讯、物流“五网”建设,新建“四好农村路”100公里,实施农村办学质量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和养老事业发展“三大工程”。

  打造试点示范。推进“3+10+26”乡村振兴试点示范,高质量打造明月山乡村振兴示范带、龙溪河产业带、长寿湖湾区旅游度假带,建设千年良田和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基地,打造百里彩林、百里花谷、百里彩田。围绕农产品主产功能区,建设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全面推进乡村建设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发挥主体作用。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引导农民积极参与乡村建设和管护。持续开展“清洁户”“星级文明户”“美丽庭院”等评比活动,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鼓励农民投工投劳、支持“一事一议”和农村“工匠”带头人等承接入户道路、庭院整治等小微型项目。推进乡村工匠培育工作,打造“垫江豆匠”“丹乡建工”“垫商播客”“大石竹编工”等劳务品牌。健全多元投入机制,加大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和重点工程项目中推广以工代赈力度,积极引导农民等社会力量参与乡村建设。

  未来,垫江县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抓手,通过组织振兴,实现产业、文化、生态、人才振兴目标,描绘新时代更加美好的垫江画卷。

  数据来源:中共重庆市垫江县委宣传部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