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绿色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06月22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

构筑抵御风沙的绿色防线

本报记者 董丝雨 《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22日   第 05 版)

  三北地区是指我国的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分布着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和广袤的戈壁。如今,绵亘万里的“三北”工程已构筑起一道抵御风沙、保持水土、护农促牧的绿色防线,取得巨大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性工程、全球生态治理的成功典范。

  20世纪70年代,三北地区黄沙漫天,沟壑纵横,极大影响当地人民生产生活。1978年11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的重大决策。按照规划,“三北”工程建设期限为1978年至2050年,历时73年,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进行建设。2021—2030年是“三北”工程六期工程建设期,也是巩固拓展防沙治沙成果的关键期、攻坚期。

  工程建设进展如何?据介绍,由于三北地区森林、草原、湿地和荒漠生态系统交错分布,六期工程将坚持系统观念,推进新时代防沙治沙工作。“‘三北’六期工程将荒山荒沙绿化、森林质量提升、草原保护修复、湿地保护恢复、沙化土地封禁保护等,纳入建设范畴,统一规划,统筹实施。”国家林草局三北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强化区域联防联治,建立多部门、多层次、跨区域协同推进机制,强化部门和地区之间协同作战和信息共享。

  三北地区分布着我国84%的沙化土地。“防沙治沙一直是‘三北’工程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三北’六期工程将突出重点,全力打好三大标志性战役。”国家林草局三北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三大标志性战役为:在黄河“几字弯”区域,对黄河岸线流沙、十大孔兑粗沙区、河套灌区盐渍化等退化土地开展综合治理;在科尔沁、浑善达克沙地区域部署一批生态综合治理项目,稳步提升区域森林和草原植被盖度,恢复疏林草原自然景观原貌,减少影响京津的风沙源;在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区域,抓好天然林草植被的封育封禁保护和绿洲外围、沙漠边缘的防风固沙林草带建设,加强退化林和退化草原修复,确保沙源不扩散。

  经过40多年的建设,“三北”工程的成效不断显现。

  绿色屏障不断巩固。“三北”工程建设累计营造林保存面积达4.8亿亩,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5.05%提高到目前的13.84%,森林蓄积量由1977年的7.2亿立方米增加到目前的33.3亿立方米。

  风沙危害不断减轻。“三北”工程建设累计治理沙化土地33.6万平方公里,工程区土地沙化面积及易起沙尘土地面积实现“双下降”,年均沙尘暴日数从1978年的6.8天下降到目前的2.4天。

  绿色经济不断发展。目前,“三北”工程建设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4.7万平方公里。超3000万公顷农田得到有效防护。年产特色林果4800万吨,产值达1200亿元。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