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版:副刊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06月15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推动戏剧事业高质量发展

薛长绪 《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15日   第 20 版)

  探索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相结合的有效路径,问计于业界、问计于大众、问计于专家,从实践中找答案,在创作里找经验,才能真正推动戏剧事业高质量发展

  

  戏剧作为文艺的一种形态,具有引领风尚、服务社会、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的作用。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好实现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等方面,戏剧具有重要的功能。作为戏剧工作者,我们必须传承和弘扬戏剧界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推动戏剧在新时代繁荣发展。

  “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坚守人民立场,就要坚持将人民作为戏剧作品的主角,同人民一道感受时代的脉搏、生命的光彩,通过戏剧展现他们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通过戏剧带给人温暖和力量。戏剧的高质量发展,一定还要争取更多青年观众,尊重、关切并积极呼应当代青年热烈、鲜活的奋斗故事和心灵图景,实现戏剧观众年轻化。有了源源不断的青年观众、青年人才,戏剧就有了青春活力,有了发展的强大后劲。

  戏剧事业要发展,必须坚持守正创新。众所周知,在戏剧史上,社会的一些新思潮、新发展、新变化,很多都是通过戏剧形式展现和反映出来的。以元杂剧、明清传奇为例,其间孕育着社会进步的巨大精神力量。从这个角度看,起源于民间生活、以观众为“衣食父母”的中国戏曲始终蕴含着突出的创新特质、包容的美学品格、守正创新的正气锐气。

  将守正创新贯穿于戏剧创作始终,意味着赓续历史文脉,勇于突破创新,既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营养,又不断丰富艺术表达的形式和手段,推动戏剧作品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迈上新台阶。近年来,现实题材戏曲迎来创作高潮,先后涌现了豫剧《焦裕禄》《重渡沟》、秦腔《西京故事》《花儿声声》《王贵与李香香》、评剧《母亲》、淮剧《小镇》、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等一批优秀作品。它们展现时代风貌、反映社会变迁,是戏剧人守正创新的最新成果。

  在戏剧的发展历程中,曾遇到一些挑战。进入新时代,戏剧发展面临的则是如何更好地创新。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认真思考分析影响戏剧创新发展的深层次原因、戏剧如何更好服务大众的新挑战、戏剧工作者的急难愁盼、戏剧如何传播并扩大影响的途径,等等。

  譬如,关于戏剧传播的问题。因为拍摄成为电影,更多观众有机会看到《女驸马》《七品芝麻官》《五女拜寿》等优秀的戏曲作品;随着电视媒体的普及,茅威涛、韩再芬、金不换等戏曲名家才能被更多观众认识和了解。打造新时代的戏曲“偶像”,除了优质作品,更需借助全媒体的力量,增强各个环节的互动性,调动观众参与的积极性。

  把握新时代戏剧发展的方向,探索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相结合的有效路径,问计于业界、问计于大众、问计于专家,从实践中找答案,在创作里找经验,才能真正推动戏剧事业高质量发展。对戏剧事业的未来,我们充满信心。

  (作者为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