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国际副刊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06月11日 星期日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波斯湾上采珠人(旅人心语)

管克江 《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11日   第 07 版)

  乘坐木船在阿联酋哈伊马角的海湾一路前行,岸边的红树林虬枝错结,一群火烈鸟在滩涂觅食。哈伊马角位于阿联酋东北部,是该国7个酋长国之一,也是传统的农业和渔业中心,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船行大约半个小时后,海面上出现一栋木板房——这里是阿联酋苏韦迪珍珠养殖场的展示中心。养殖场创办人阿卜杜拉·苏韦迪告诉笔者,采珠业曾经是阿联酋引以为傲的出口产业,为哈伊马角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现在,珍珠养殖场成为外国游客了解阿联酋文化传统的一个窗口。

  波斯湾地区盛产海水珍珠。早在公元一世纪,古罗马博物学者老普林尼就在《自然历史》中提到,“最完美与珍稀的珍珠来自于阿拉伯海湾”。在公元七世纪,中国同阿拉伯国家打通了海上贸易往来通道,中国的丝绸、瓷器销往阿拉伯半岛、东非、欧洲,阿拉伯香料和珍珠也登船经印度洋前往中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荷兰航海家扬·哈伊根·范·林斯霍滕也在其《东印度水路志》中说:“贾尔法的珍珠天下知名。”贾尔法就是今天的哈伊马角。

  考古学家曾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发现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珍珠,这可能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珍珠之一。在乌姆盖万和沙迦酋长国,也发现有数千年历史的珍珠。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采珠业成为阿联酋最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约有1200艘采珠船活跃在当地。

  天然珍珠采集难度极大。苏韦迪的爷爷穆罕默德·苏韦迪曾经是阿联酋有名的采珠人。每年盛夏,采珠船出发,船员们开始连续几个月的船上生活。采珠人身系长绳,绳头绑上石头,由同伴牵引放入水下。他们将采集到的珍珠贝放入胸口的篮子里,憋不住气时,由同伴迅速拉出水面。周而复始,采珠人一天要潜水上百次。而自然生长的珍珠贝中,形成珍珠的概率只有1%。

  20世纪20年代以后,人工养殖珍珠技术的发展令传统采珠业面临挑战。1958年阿布扎比发现石油后,传统采珠业在阿联酋逐渐黯淡。但在苏韦迪看来,珍珠不仅有经济价值,还是文化和社会传统的一部分,“它们不应该只停留在博物馆里和图片上。”带着这份热忱,2005年苏韦迪辞去公职,成立了珍珠养殖场,向外国游客介绍阿联酋采珠传统。

  在复制的采珠船上,工作人员身着采珠人服饰,再现当年采集珍珠时的情景:茫茫大海之中,采珠人用刀破开一个个珍珠贝,检视其中是否有珍珠;夜幕降临,大家围坐船上,一边喝着阿拉伯咖啡,一边吟唱歌曲,相互打气……养殖场的展示平台四周悬挂着多张图片,讲述着珍珠的历史和采珠人的生活,也展现着波斯湾地区独特的经济文化景象。

  今天,苏韦迪珍珠养殖场每年吸引上万人前来参观,成为哈伊马角重要旅游目的地。苏韦迪也时常潜水采集天然珍珠,但只用于收藏。他说,采珠工作条件非常严酷,采珠人需要排除万难、艰辛劳作,一条船上的人们需要同舟共济、相互配合,最终才能有所收获。千百年来,这种奋斗和团结的精神也成为阿拉伯文化的一部分。

  的确,天然珍珠需要采珠人不懈努力,才能浮出海面。世界上许多美好事物的呈现,莫不如此,都需要不畏艰辛的“采珠人”。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