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山东济南。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主题展览现场,在“晒晒我的‘家乡蓝’”摄影作品征集活动优秀作品展区,众多参观者驻足观看一幅幅精彩纷呈的照片。
河北石家庄,70多岁的王汝春老人每天对着天空拍摄,记录下生态巨变;河南安阳,安钢职工殷海民自豪地晒出厂区美图,钢铁厂从“职工不敢穿白衬衣”到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山西临汾,摄影家闫锐鹏用镜头记录下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天越来越蓝……展区里,一幅幅打动人心的作品,展现出各地蓝天保卫战的不懈努力、空气质量的巨大变化,让参观者们产生广泛共情共鸣。
人民日报去年六五环境日制作推出短视频《天空日记:3000多张照片记录8年蓝天之增》,讲述石家庄摄影爱好者王汝春的故事,网友纷纷留言点赞,接力晒出家乡蓝天。回应网友及读者诉求,人民日报社经济社会部、生态环境部宣教司、人民网随即联合开展“晒晒我的‘家乡蓝’”摄影作品征集活动,短短1个月,收到来自各省(区、市)的7000余件作品。通过报纸版面和新媒体平台,大家争相展示家乡蓝天“靓照”、分享背后生动故事,大江南北涌现许许多多“王汝春”,“天空日记”有续篇,再次引发海内外读者强烈反响。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着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这场攻坚战的重中之重,蓝天保卫战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
从“盼蓝天”到“拍蓝天”“晒蓝天”——十年攻坚克难,我国空气质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蓝天白云重新展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照片底色日益鲜亮。
从一个人的故事到万千网友共情共鸣——“天空日记”现象,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生动映照初心使命: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从“天空日记”到蓝天相册,全国各地摄影师和网友踊跃晒蓝天、赛“气质”
去年六五环境日之际,人民日报精心制作推出短视频《天空日记》,在海内外以多语种推送后,一个普通百姓的生态故事迅速刷屏朋友圈。
打动亿万网友的,是河北省石家庄市退休工人、摄影爱好者王汝春,多年如一日地记录身边环境改善。从2014年元旦起,他每天早上拍摄同一片天空,几乎没有中断,“从69岁拍到77岁,蓝天照一年比一年多。”
打动亿万网友的,是这十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共举,蓝蓝天从生活“稀缺品”到刷屏朋友圈,人们对蓝天白云、灿烂星空的增多感同身受。
“我家乡的蓝天也很美!”福建、四川、广东、河南……在评论区,全国各地的网友们为王汝春老人点赞喝彩,踊跃晒出家乡的蓝天、朝霞、夕阳、彩虹。
共情共鸣、同频共振,源于共同奋斗、共同经历。
就在十来年前,每到秋冬季节,我国北方一些地区时常遭遇大范围严重雾霾袭扰,空气浑浊、蓝天难觅。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直面严峻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坚决向污染宣战。自2013年起,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接续推进,取得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
《天空日记》刷屏上热搜、网友纷纷晒出“家乡蓝”,“晒晒我的‘家乡蓝’”摄影作品征集活动顺势启动,给广大网友提供一个展示蓝天之美、讲述生态故事的平台。
晒蓝天,赛“气质”,比“颜值”,全国各地摄影师和众多网友积极参与。原来,在许多地方,都有用镜头忠实记录生态环境改善的“王汝春”!“王汝春”们的一系列蓝天靓照和百姓故事陆续刊发推出,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
在一幅幅照片里,人们看到,以往污染严重的企业面貌一新,蓝天白云描绘出城乡美丽底色。
风电场在碧空下矗立山巅,夜空中银河璀璨浩瀚,马鞭草在蓝天下汇成紫色海洋……福建省安砂水电厂技术人员吴朝虹,拍摄了许多美图。
自从几年前接触摄影,吴朝虹便“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拍照”。在“咔咔”的快门声中,她拍下八闽大地上电力行业日益清洁的时代变迁。“天越来越蓝,山越来越绿,给我拍的照片描绘了最美底色!”吴朝虹笑容灿烂。
怎样讲好这些蓝天保卫战的中国故事?报、网、端、微一起发力,内宣外宣协同共进。
人民日报“绿色”版刊发整版图文报道《晒晒我的“家乡蓝”》,“视觉”版推出精选蓝天照片专版《我们的“天空相册”》,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蓝蓝天工作室推出系列专题报道,图文并茂地展现美丽中国建设的显著成效。人民网编译《天空日记》,在海外进行了短视频及图文的矩阵化推送,人民网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开设#Hello from China(来自中国的问候)#话题,人民网法人微博持续运营7点早安博#打卡蓝蓝天#话题和#晒晒我的家乡蓝#话题,展示优秀作品,网友踊跃互动。
融合传播产生良好效果。据统计,“晒晒我的‘家乡蓝’”摄影作品和故事,在人民日报报、网、端、微、屏各载体的总阅读量超过2亿。一幅幅蓝天照片、一个个动人故事,深深打动了海内外读者。
有的网友评论:“有付出就会有回报,蓝天白云不会撒谎。”有的网友评论:“好山好水看不尽,激起几多爱国心!”有的网友评论:“以前钢铁厂是灰尘漫天的地方。现在随着环保政策的落实,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国外网友也纷纷留言:“中国简直太美了!”“中国好样的,人类会受益于你们为保护环境作出的努力。”……
“晒晒我的‘家乡蓝’摄影作品征集活动‘上连党心,下接民心’,真实记录了各地蓝天保卫战的巨大成就,真实记录了人民群众从‘盼蓝天’到‘拍蓝天’‘晒蓝天’的显著变化,生动反映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中国社科院生态文明研究智库理论部主任黄承梁表示。
从“追踪雾霾”到“追踪蓝天”,蓝天保卫战带来“气质”提升、繁星闪烁
如洗碧空下高楼鳞次栉比,水面倒映着天光云影……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大气室主任李云婷用心挑选自己拍的“北京蓝”照片,参加了摄影作品征集活动。
“一微克一微克地‘抠’回蓝天,北京的天儿越来越好了,如今在市区也能拍出夜空‘星轨’,大家的蓝天幸福感明显提升。”打小就生活在京城的李云婷说。
清朗天空、清新空气,民生之要、百姓之盼。
2014年2月,北京遭遇雾霾,空气污染指数连日“爆表”。当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调研,严肃指出“大气污染防治是北京发展面临的一个最突出的问题。”总书记明确要求,像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
“要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应对雾霾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首要任务是控制PM2.5”。习近平总书记为北京大气治理指明了方向。
以超常规措施和力度,全力以赴治理大气污染。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多个城市,在工业、燃煤、机动车、扬尘等领域啃下一个又一个“硬骨头”。
去年,北京PM2.5年均浓度下降到30微克/立方米,连续两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与2013年相比,PM2.5年均浓度累计下降近60微克/立方米,PM10、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年均浓度下降一半以上。
“最近几年变化非常大,蓝天明显增多了。”北京市民邹毅说。
自2013年起,邹毅坚持每天在朝阳区国贸桥附近固定点位拍摄天空,记录空气质量变化,拍下的照片已经超过3000张。他说:“城市正变得越来越漂亮,心情也越来越舒畅。”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打赢蓝天保卫战,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目光深远,统筹擘画,抓铁有痕。
“有关地区和部门要立军令状,立行立改,不能把雾霾当成茶余饭后的一个谈资,一笑了之、一谈了之了!”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
“要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是重中之重,要以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为刚性要求,强化联防联控,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
“要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一系列重大论断,一项项决策部署,一次次告诫提醒,昭示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
聚焦问题抓要害,找准病根开药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全面治理PM2.5的发展中国家,两度修订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运输结构,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强化节能环保硬指标约束,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咬住问题不放松”……各地区各部门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力度空前的举措,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钢铁、煤炭、水泥产能巨大的河北,曾深受空气污染困扰。近年来,河北统筹推进压能、减煤、治企、抑尘、控车、增绿,空气质量显著提升。
“又是一个好天儿!”清晨,来到阳台,打开窗户,轻按快门,王汝春又拍下一张天空写真。
每到月底,王汝春就会把当月拍摄的照片存储在电脑文件夹里,并标注每张照片的拍摄时间和空气状况,“以前这个文件夹叫‘追踪雾霾’,后来蓝天越来越多,我早就把文件夹改名为‘追踪蓝天’喽。”
看到“晒晒我的‘家乡蓝’”摄影作品征集活动启动的消息后,王汝春招呼了不少影友一起参与,“‘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这话说到咱老百姓的心坎上了,总书记和我们心贴着心!”
从“雾霾灰”到“天空蓝”,蓝天相册展现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湛蓝天空下的古城墙与汾河,在清新空气中健身的人们……“现在,可拍的生态美景越来越多。存照片的硬盘越来越不够用。”山西省临汾市摄影师闫锐鹏说。参与“晒晒我的‘家乡蓝’”摄影作品征集活动时,他花了许多时间在大量照片中精挑细选。
临汾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工业以煤炭、焦化、钢铁等为主。2016年,临汾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里排名垫底,二氧化硫浓度曾在10天内三度“破千”。
知耻后勇,奋起直追,临汾市出台有力举措保卫蓝天。去年,全市二氧化硫年均浓度降至10微克/立方米,比2017年下降八成多。“拍蓝天碧水,一点儿不调色,也能出很多‘大片’啦!”闫锐鹏笑道。
既有强力“组合拳”,又有精细“绣花针”。这十年,各地区各部门铁腕治霾、精准施策,为摄影师们镜头里的照片奠定了鲜亮底色。
能源结构清洁化低碳化水平提升——
这十年,我国能源消费增量2/3来自清洁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稳居世界第一,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增至12亿千瓦以上,清洁能源消费占比上升到25%以上。建成世界最大的清洁煤电体系,实现超低排放的煤电机组超过10.5亿千瓦。
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升级成效显著——
这十年,我国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钢铁约3亿吨、水泥达3亿吨、平板玻璃达1.5亿重量箱。力推钢铁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6.3亿吨粗钢产能正在或已经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
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绿色化——
大力推进“公转铁”,去年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达49.84亿吨,比上年增加2.11亿吨。淘汰老旧及高排放机动车超过3000万辆,新能源车保有量超过1000万辆,位居世界第一。
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
组建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2000多名科研人员合力攻关,在成因机理、精准治理、预测预报等方面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完成“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
奋力攻坚,久久为功,照片里的“雾霾灰”变为“天空蓝”。参与摄影作品征集活动的各地摄影师及网友表示,这几年,天空的“颜值”一年比一年提升了,呼吸的空气一年比一年清新了,对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的幸福感也一年比一年增强了。
去年,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6.5%,重污染天数比例为0.9%,首次降至1%以内。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降至29微克/立方米,自有监测数据以来,浓度首次降到30微克/立方米以内。
中国治霾的成功经验,为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说:“我们已经成为世界上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国家。根据美国彭博新闻社的报道,2013年到2020年这7年,中国空气质量改善的幅度,相当于美国《清洁空气法案》启动实施以来30多年的改善幅度。”
“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要非常清醒地认识到,改善成效还不稳固,特别是今年我国面临着气象条件相对不利和污染物排放量显著增加的双重压力,空气质量改善形势较为严峻。”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表示,下一步,将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以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为主线,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联防联控,坚决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三大标志性战役,推动空气质量实现全面改善。
同呼吸,共奋斗。持之以恒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我们的蓝天相册将越发动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家园将日益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