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文化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05月26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北京自然博物馆讲解员高源——

让观众听得懂、喜欢听、记得住(为梦想奔跑)

本报记者 施 芳 《 人民日报 》( 2023年05月26日   第 11 版)

  一手捧着模型,一手拿着讲解棒,站在北京自然博物馆“人之由来”展厅,高源讲得投入,身边围拢的观众听得入神。

  从2009年担任北京自然博物馆志愿讲解员算起,今年是高源从事讲解工作的第十四年,这份工作,源于他儿时的梦想。

  高源自幼喜欢小动物,家中饲养的蛐蛐、蝈蝈、鸽子、小白兔是他童年最好的玩伴。离家不远的北京自然博物馆为他打开了一片新天地,每逢周末,他在展厅里流连忘返,一遍遍地读着标牌上动植物的名字。“当时觉得讲解员非常博学,什么都知道。”渐渐地,高源萌生了将来成为一名讲解员的愿望。

  2010年,高源从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专业毕业,被分配到社区从事基层党建和社区科普工作。他利用专长,筹建了北京市首个社区科普中心,因此获得“北京榜样”荣誉称号。两年后,他考入中国地质博物馆,转行当了讲解员,当年就参加了北京地区的讲解员大赛,被评为北京市十佳讲解员。

  2015年,高源如愿成为北京自然博物馆的讲解员。“当时我一天最多讲6场,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高源说,为了不断地充实自己,他每天5点半起床,坚持看书一小时,早晨到单位后再练声半小时。

  “怎么让观众听得懂、喜欢听、记得住?”高源不断创新讲解方法,努力让深奥的科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易于接受。2015年,高源用儿歌的形式讲解长江江豚,深受孩子们喜爱。此后,他陆续创作了20多首儿歌,涉及猛犸象、鹦鹉螺、马门溪龙等。“儿歌既要蕴含严谨的科学知识,又要体现最新的科研成果,还要符合孩子的语言习惯,需要反复打磨。”高源坦言儿歌创作难度不小,但看到小观众们吟诵儿歌时的笑脸,他便信心倍增。

  “马门溪龙脖子长,呆头呆脑排成行。四脚着地光吃素,中国恐龙把名扬。”2019年,在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中,高源的儿歌讲解打动了评委和观众,获得“全国十佳科普使者”荣誉称号。

  除此之外,高源还尝试运用快板、方言、戏剧等多种方式讲解。为了服务好听障人群,他学会了手语,办公室里放着一摞手语卡片,不时拿出来对照复习。令人叹服的是,高源可以活灵活现地模仿多种动物的声音,这是他花3个月时间在动物园近距离观察的成果。

  “要不断地更新、储备知识,展览才能常讲常新。”高源说,他的业余时间也几乎被工作填满,不是到高校向专家请教,就是到研究机构修复化石,去各大博物馆看同行讲解。

  凭借着丰富的知识,生动的讲解,高源的“粉丝”越来越多,不少孩子在他的引导下爱上了科学。除了讲解,高源还时常拿着本子,在展厅里仔细观察观众在哪些展品前停留的时间长,在展品前提出了什么问题。他会将观察写成笔记,根据观众的需求对讲解词进行创新和完善。

  “我们的观众来自天南海北,也许一些观众一生中只会走进自然博物馆一次,所以我要认真讲好每一场,感恩珍惜每一位观众。”高源说。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