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多年前汤显祖《牡丹亭》原著中的场次、曲牌,甚至是每出结尾的集唐诗句,上海昆剧团在这次演出中都尽力做到了“一字不改”“一字不遗”“全须全尾”。这种全本修复,在本质上是一种“再造”
前不久,上海昆剧团的全本《牡丹亭》来京参加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在中央歌剧院,3天连演上中下三本,8小时、55出,上海昆剧团依照400多年前汤显祖原著的场次和段落结构进行全本“复原”式改编演出。
3天大戏,为观众带来丰富的艺术享受。据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介绍,上演全本《牡丹亭》是上海昆剧团几代艺术家的梦想,此次演出是经过多年精心策划和潜心创排,凝聚着昆曲人大量心血。人们不禁想知道,创作这个“浩大”的艺术工程,对于戏曲工作者以及当今的艺术生产有何价值和意义?
人们常用“经典”“里程碑”等词,肯定文艺作品的艺术价值。“经典”的通俗解释是,经过历史的检验,还经常被后世阅读观赏的作品“典范”。当人们对经典的价值内涵和表现形态进行分析后,有些“经典”就进入了“杰出作品”行列。例如《牡丹亭》和《红楼梦》。杰出作品的审美结构及其内容和形式的复杂性、丰富性、深刻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后人的审美需求,并不断启发创作实践。
谈论戏剧的发展,可以在技术层面、形式层面展开,但一部戏最重要的呈现,首先是文学和精神价值层面。杰出的作品一定会对社会和时代产生影响,《牡丹亭》就是这样的作品。
戏剧文学的厚重、昆曲演出形式的难度、对“全本”的努力再现,使全本55出《牡丹亭》舞台演出成为戏剧史上的一件大事。400多年前汤显祖《牡丹亭》原著中的场次、曲牌,甚至是每出结尾的集唐诗句,上海昆剧团在这次演出中都尽力做到了“一字不改”“一字不遗”“全须全尾”。戏曲的唱念做打、四功五法、场面调度,以及舞台美术,可视可观。剧本《牡丹亭》是一本书,全本演出则好比一座宫殿,这座宫殿要通过“建造”,将这部经典恢复到400多年前的样貌。这种全本修复,在本质上是一种“再造”。
恢复全本演出,的确是个“浩大工程”。聚全团之力,积数年之功,集老中青三代昆曲艺术家,实现传统艺术经典的当代传承、再造和发展。上海昆剧团的艺术定力和远见,值得肯定。对于经典名著《牡丹亭》来说,这种“复原式”演出既是“探源”,也是“修复”。修复,就是对作品研磨、还原、激活、再造、完善的过程,其中“捏”戏、“磨”戏、“接”戏、“活”戏,赋予被修复的经典以新形态、新生命、新灵魂。主创者用情之深、用功之巨、用意之远,可想而知。
从这个角度看,修复全本55出《牡丹亭》有3个方面的贡献:
首先,全本演出补齐了汤显祖原著在史上演出时遗失的很多宝贵故事内容,实现了艺术形象的完整性。
其次,全本《牡丹亭》的舞台再造,客观上修复了中国戏曲剧种剧目的生态体系。剧种生态,与自然界各类生态体系的内在规律相一致,只有保持多样性、丰富性、连续性、成长性,戏剧才能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生生不息。
再次,全本《牡丹亭》舞台作品的修复过程以及修复完成后的作品本身,构建起不同层面的艺术体系。在全本《牡丹亭》的舞台艺术中,汇聚着美学体系、叙事体系、表演体系、剧诗体系等,这不仅为史论研究提供素材样本,也为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有益的方法路径。
600多年前诞生的昆曲,在中国艺术史上,地位重要、影响深远。被誉为“百戏之师”的昆曲,汇聚着表演艺术和音乐艺术的精华。修复后的全本《牡丹亭》,使昆曲艺术体系更为完整。
艺术的锚和戏剧的船需要“打造”。“打造”,是需要功夫的,需要潜心磨练、久久推敲。汤显祖的《牡丹亭》是昆曲“经典中的经典”,这部作品的当代舞台呈现具有多重价值。此次上海昆剧团的全本《牡丹亭》演出,不仅带给观众现场的审美享受,也会引起关注和研究,带来诸多思考和启示。
(作者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