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版:消费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05月24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全国棉花交易市场搭建棉农综合服务平台

让棉花种得好也卖得好(消费万花筒)

本报记者 齐志明 《 人民日报 》( 2023年05月24日   第 19 版)

  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北五岔镇大庙村周怀勇家的上千亩棉田里,一辆无人驾驶拖拉机正自行牵引着播种机精量播种。

  “通过棉农综合服务平台贷款200万元,种棉花更有底气了。”周怀勇说,今年种棉资金到位早,棉种、播种机、地膜等生产资料准备充分,一周左右的时间,家里棉花地就都播完了。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和消费国,也是最大的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国。2022年,全国棉花产量597.7万吨,同比增长4.3%,新疆棉花产业优势进一步巩固;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5%。

  为降低棉农种植成本,缓解棉农资金周转压力,中国供销集团所属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发挥优势,在2021年8月上线棉农综合服务平台,为棉农提供棉花行情、棉花交售数据查询、加工企业筛选以及棉农贷款等服务,帮助棉农解决种植环节贷款难问题。自棉农综合服务平台上线以来,全国累计注册的棉农用户数量达31.5万。

  经过近两年的运营,棉农综合服务平台与多家银行达成合作。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大数据中心统计显示,今年以来,通过平台进行贷款的棉农约7000人,专项贷款累计使用超16亿元,户均贷款超过20万元。

  “今年我们加大棉农贷款投放力度,与棉农综合服务平台合作,不仅贷款利率低,还简化了棉农贷款手续,随借随还。”中国民生银行乌鲁木齐分行零售金融部高级经理乔洪说。

  “棉农综合服务平台旨在向广大棉农提供量身定制的数字化服务,实现棉农种植专项贷款线上申请、审批和发放。未来,还将实现农资、农机、农技、籽棉收购等供需对接,为棉农提供更多便利服务。”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党委书记、董事长丁好武介绍。

  “我们要把握新一轮产业革命、数字经济带来的发展机遇,推动新技术与棉花产业深度融合,将数字化应用到种植、加工、检验、仓储、物流、消费等产业链各个环节,让棉花好种也好卖,赋能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有关负责人表示。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