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05月02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粮仓项目让我们受益良多”

本报记者 王传宝 《 人民日报 》( 2023年05月02日   第 03 版)

  从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向西驱车约50公里,远远可见空旷之处,矗立着一座高大的白色建筑。一辆辆满载小麦的重型卡车不断驶入,这里是中企修建的迪巴萨粮仓(见图,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供图)。阿尔及利亚农业和农村发展部前部长阿卜杜勒哈米德·哈姆达尼表示,粮仓项目为维护阿尔及利亚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期间,有效保障了主要粮食物资的供给。

  走进粮仓一侧的发放站,金黄色的小麦从车斗里缓缓地流入卸粮坑内。根据控制中心的指令,小麦将通过刮板机和斗提机被送到指定的筒仓,等待下一步处理。“这里有两个汽车自动出粮口和一个汽车、火车混合自动出粮口。运粮车辆到位后,只需一键操作就可把粮食装到汽车或火车上。”在发放站旁,粮仓员工阿卜杜·卡迪尔负责指挥来往车辆,他告诉记者:“以前,我们都是以肩挑背扛的方式进行装卸,一袋粮食约重50公斤,每天干完活,人已累得筋疲力尽。而且人工装卸粮食速度还很慢。”每到收粮季节,运粮车辆天天在粮仓大门外排起长龙,有时甚至长达数公里,“粮食没法及时入仓”让很多农民有些焦虑。

  迪巴萨粮仓地处迪巴萨、布利达两省交界处,几十年来,当地仅有一座设备简陋的粮仓。卡迪尔在这里工作了20多年,眼见中企项目给当地带来了巨大变化,他深有感触:“自从有了中国企业建设的粮仓,粮食装卸基本靠机器完成,我们的工作轻松了许多。”新粮仓建成后,每天最多可接收5000吨小麦,同时约有等量处理后的小麦被送往各地面粉厂。数据显示,截至去年4月,迪巴萨粮仓已累计周转22次、装粮2200万吨,缓解了当地长期以来粮食储存紧张的状况。

  作为世界上主要的粮食进口国之一,阿尔及利亚为实现粮食自给,于2009年启动“百万公顷”粮食种植计划。充足的粮食仓储设施是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2013年,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开始承建阿尔及利亚35万吨混凝土粮仓建设项目。这是阿尔及利亚40多年来启动的首批大型粮仓建设项目,分布在9个省的主要粮食产区,目前9座粮仓均已投产运营。

  据介绍,这9座粮仓全部采用中国的设计标准、施工技术和制造设备,粮食收储、除杂、去湿、转仓等各项技术均达到世界级工艺标准,提升了当地粮食存储的安全性。去年6月,阿尔及利亚国家粮食局对其中一座粮仓奥兰粮仓进行测算,在投入运营不到3年的时间里,新粮仓因鼠害、虫咬、霉变等导致储粮减损程度由旧粮仓的9%下降到2%以下,极大减少了经济损失。

  “中国的设备和技术世界一流,粮仓项目让我们受益良多。接下来,我们还将与中方工程师探讨粮仓技术升级。”阿尔及利亚国家粮食局技术官员伊夏姆告诉记者。目前,9座粮仓正处于移交阶段。为了更好转交给当地,中方技术专家常常在相距上千公里的各粮仓间来回奔波,协助解决技术难题。此外,中方还多次就设备运行和维护组织技术培训,接受培训的50多名当地技术人员已成为各地粮仓的骨干力量。现任阿尔及利亚国家粮食局技术与设备投资署署长助理穆罕默德就曾接受相关培训,他说:“中国企业始终秉持负责任态度,进一步推动阿中两国深化农业合作。”

  (本报阿尔及尔5月1日电)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