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版:国际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04月21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加强质量建设 促进全球创新(观点)

程 虹 《 人民日报 》( 2023年04月21日   第 17 版)

  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强调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等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新优势。质量不仅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支撑,也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正在成为国际竞争新的战略支点。不少国家从制度层面建立了促进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以共同治理的方式推动质量强国建设。

  以质量安全为首要考虑,建立政府技术法规体系,营造法制化的营商环境。一些国家出台相关法律集中力量进行质量安全治理,为质量强国建设提供了基础的公共性制度安排。如荷兰制定《农业质量法》《农药害虫驱逐产品法》,对农药的生产、制造、储存、使用和除害作出规范;德国出台《产品安全法》,对产品安全和包装进行详细规定,并融合了欧盟的产品安全认证规范,为产品质量提供基础性保障。

  以消费者需求为根本导向,建立质量治理市场体系。产品由消费者选择,产品质量由消费者评价。德国建立了商品比较试验机制,允许社会第三方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建立产品的衡量标准,以此判定产品的质量水平,让消费者能够基于自己的偏好进行选择。英国、荷兰分别制定《公益披露法》《举报人保护法》等质量权益保护政策,新加坡也在金融领域出台《消费者保护(安全要求)条例》《支付服务法案》等消费者保护法案,为消费者提供了监督和约束企业的有力工具。

  以企业为重要主体,建立激励约束相结合的责任体系。日本通过给予产业充足的资金支持、发展“产官学”合作体制推动新材料产业不断优化升级;德国提出工业4.0战略,鼓励企业跟进新技术新趋势,建立健全知识和技术转化机制,加速创新成果商业化,同时注重标准的推广和应用,约束企业在标准的框架下提升生产力;新加坡则注重为金融企业简化审批手续、提供税收激励,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以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近年来,中国质量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质量强国建设取得历史性成效。我国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3%以上,处于历史最高水平。今年2月27日,世界上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白鹤滩水电站最后一台机组顺利通过验收,单机容量100万千瓦,居世界第一,标志着我国大型水电工程建设完成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历史性跨越。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领域的发展亦是如此,在该领域积累了大量的专利技术,涌现出一批享誉海内外市场的企业,极大提升了中国汽车的品牌价值和出口量。中国坚定不移持续推进质量强国建设,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为经济发展注入不竭动力,也为世界提供更加优良的中国产品、中国服务。

  质量体现着人类的劳动创造和智慧结晶,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每一次质量领域变革创新都促进了生产技术进步、提高了人民的生活品质。当前,经济全球化潮流不可逆转,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引发质量理念、机制、实践的深刻变革,加强质量建设将有力促进全球创新,推动人类社会持续发展进步。

  (作者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