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04月20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成都大运会开幕倒计时100天(权威发布)

筹办备赛工作稳步推进,6月初启动赛事门票销售

本报记者 孙龙飞 《 人民日报 》( 2023年04月20日   第 03 版)

  4月19日,成都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迎来开幕倒计时100天。国新办当天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四川省和成都市等有关方面负责人介绍本届世界大运会筹办情况。

  竞赛组织有序开展

  “成都大运会受到国内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是一次重要的国际性体育赛事和文化盛会,也是促进世界青年大学生交流融合的重要平台。”教育部副部长、成都大运会组委会副主席王嘉毅介绍,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的组团工作进展顺利,目前代表团成员有800余人,包括运动员约500人。中国队将参加全部18个大项的比赛,并力争参加全部269个小项的角逐。

  据介绍,中国队参赛运动员选拔将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竞争择优,同时考虑作风意志与竞技实力等条件。“代表团将有计划针对18个大项进行赛前集训工作,切实做好高水平备战,力争取得佳绩。同时,我们也要以‘零容忍’的态度做好反兴奋剂工作,干干净净拿奖牌。”王嘉毅说。

  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共同选派骨干组成团队,参与成都大运会竞赛组织工作,负责场地器材、设施设备、参赛报名、赛程编排等方面的专业指导和技术把关。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成都大运会组委会副主席周进强表示,目前成都大运会竞赛组织工作阶段性任务已经完成,进展顺利。4月底将召开会议,逐一盘点检查各项目竞赛组织工作以及与场馆团队对接情况,确保竞赛通用政策在场馆层面落地落实。

  6月上旬,组委会将开展联调联试,进行全流程、全要素实战演练,对场馆运行、器材设备、指挥调度等进行再测试再检验,进一步提升运行能力。

  各项服务准备就绪

  四川省副省长、成都大运会组委会副主席郑备介绍,按照“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四川举全省之力组织本届大运会筹备工作,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成都大运会49个场馆已于2021年投入使用,组委会今年再次对所有场馆进行测试验收,全部符合国际赛事标准。为加强服务保障工作,组委会主动对接各代表团,优化提升大运村服务功能,完善抵离、食宿、交通等全周期服务保障体系,努力让各代表团住得舒心、吃得放心、赛得安心。

  成都大运会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我国首个以开放形式举办的大型国际体育综合赛事,按照“开放办赛”原则,组委会尽可能满足公众观赛需求,凡具备观赛条件的比赛场馆所有的赛事均全面开放售票。成都市市长、成都大运会组委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王凤朝说:“根据大运会票务运营规划,经与国际大体联沟通协调,计划于6月初全面启动赛事门票销售,并在大运会官方渠道及时发布票务相关信息。”

  大运场馆内将设置观众服务咨询台、婴儿车寄存点、轮椅借用点,以及观众医疗站、母婴室和无障碍专用通道等设施,并提供中英文双语版本的观赛指南,切实满足观众各种需要,带来“安全、高效、便捷、温馨”的观赛体验。

  搭建平台展示风采

  大型国际赛事离不开志愿者的努力和付出。成都大运会赛会志愿者共2万余名,来自34所高校,包括通用志愿者和语言、竞赛、颁奖礼仪、升旗手等专业志愿者。志愿者招募工作已于今年3月基本完成,目前正在进行通用知识培训。培训以线上形式为主,内容有外事交往、国际礼仪、口语交流等60门课程,测试合格后再开展为期8天的线下集中强化培训,提升志愿者能力水平。

  组委会还发布了城市志愿服务“伙伴计划”,着力营造“人人都是志愿者”的浓厚氛围,预计届时将有超过百万人次的城市志愿者参与,开展城市宣传、赛事推广等志愿服务。“成都大运会志愿者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小青椒’,他们作为城市的形象代言人,将用热情周到的服务向世界递出成都名片。”王凤朝说。

  世界大运会是代表世界大学生最高竞技水平的体育盛会,也是一个交流互动、开拓国际视野的教育平台,本届大运会为开展世界青年交流互动作出了充分安排。王嘉毅介绍,目前正在制定并完善文化交流的专项方案,按照“青春时尚、文化浸润、丰富多彩、美美与共”的总思路,将有一系列促进世界大学生体育、科技、文化、创新交流的活动安排。

  大运会期间,大运村内将举办“中国成都·公园城市主题艺术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体验,以及近距离观看大熊猫、参观城市博物馆等城市文化交流活动,旨在让各地青年在轻松、欢乐的气氛中加深了解、增进友谊。

  同时,成都大运会期间还将举办国际大体联世界学术大会等学术交流活动,围绕“大学体育:相拥多彩世界”主题,组织专题报告、专家对话、圆桌沙龙、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的以体育为中心的学术交流研讨活动。(相关报道见第十五版)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