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04月18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在广袤祖国大地上种下片片绿色(人民论坛)

李 斌 《 人民日报 》( 2023年04月18日   第 04 版)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今天,我们一起参加植树,就是号召大家都行动起来,既在广袤祖国大地上种下片片绿色,也在广大人民心中播撒绿色种子,共同迎接希望的春天,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播撒绿色种子,就是要树牢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不是西方现代化的“翻版”,我们坚决抛弃轻视自然、支配自然、破坏自然的现代化模式,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播撒绿色种子,就是要践行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的理念。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开门见山指出:“今天可能要让你们失望了,这次讨论的不是发展问题,而是保护的问题。”一些参会人员感觉“好像是泼了一盆冷水”。然而短短几年时间,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显著提升了长江经济带对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让生态良好的“高颜值”与经济发展的“高品质”相得益彰,关键就在于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播种进人们心中,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播撒绿色种子,就是要增强出一把力、尽一份心的责任。谈及蓝天保卫战,有人认为“只能靠天刮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能只靠借东风啊!事在人为。”朗朗晴空、徐徐清风、悠悠碧水,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植绿护绿、垃圾分类、节水节电、“光盘”行动……让绿色理念融入治理方式、生产方式,成为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才能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厚植力量。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时,推动开展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行“分山到户、均林到人”,实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稳定性。从出台“史上最严”环保法,到建立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再到全面实施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鲜明特点。不断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持续优化环境治理的法治环境,推动全社会依法依规建设美丽中国,护蓝增绿的合力将更加强大。

  上世纪60年代,人们皆以为塞罕坝高寒、沙化的环境不宜建林场。这时,有人在塞罕坝东北方发现了一棵迎风而立的落叶松,就是这一棵树坚定了干部群众绿化塞罕坝的决心和信心。每一棵树的生态价值都不可或缺,每一个人的生态贡献都不容忽视。从种树开始,从小事抓起,筑牢绿色生活、绿色生产根基,美丽中国的更新画卷将带给世人更多惊喜。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