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文化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04月14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厚植传统文化基因、推广沉浸式夜游,江苏省苏州市——

园林新韵意悠悠(文化市场新观察)

本报记者 王伟健 《 人民日报 》( 2023年04月14日   第 11 版)

  图片自上至下为:
  昆曲《游园惊梦》在夜色下的退思园上演。
  吴同宣摄
  以“乘游船观夜景”为主题的枫桥夜游活动。
  毛秀国摄
  游客在苏州同里古镇三桥景区乘坐手摇船感受水乡风情。
  赵晨旸摄

  核心阅读

  朦胧月色中步入拙政园,感受夜晚的园林景致;走进沧浪亭,赏一出园林版昆曲,游客仿佛化身戏中人;去耦园登记结婚,来一场浪漫之旅……近年来,江苏省苏州市通过打造夜游品牌,推出园林研学游、园林婚礼等方式,让古老的苏州园林有了全新的“打开方式”。

  

  天刚黑,江苏省苏州市枫桥景区游客码头上就排起了长队,古老的大运河上,“张继号”画舫游船缓缓靠岸,游客们有序登船,接下来的近半个小时里,他们在古运河上泛舟,在五彩斑斓的现代灯影中,感受“江枫渔火”之美。“氛围太好了,坐在船上,听优雅的苏州评弹,观两岸的璀璨灯火,很有意境。”来自广东的游客林女士说。

  夜访拙政园感受园林景致,入沧浪亭赏园林版昆曲,去耦园进行一场浪漫之旅……如今,在苏州,这样的沉浸式游园已成为一种时尚。近年来,苏州通过打造夜游品牌等一系列创新做法,让古老的苏州园林有了全新的“打开方式”。

  夜  游

  古典园林更新潮

  晚上6点30分,苏州古城东北隅的拙政园门口聚集了不少游客。在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里,他们戴上无线耳机,跟着手持小灯笼的导游一起,在摇曳灯火中来一场“拙政问雅”之旅。

  “夜色中,光影下的拙政园就像梦境一般,和白天完全不一样,每批游客只有20多人,在静谧的氛围里,更能追溯古人雅致的园林生活情趣,体味园林的苏式风味。”游客邢先生说。

  “拙政问雅”夜游项目负责人李闻乐介绍,“拙政问雅”是拙政园于2020年11月推出的夜游品牌,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园林历史文化进行了再创作,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展现古典园林的文化之美。

  “拙政问雅”也是近年来苏州园林深耕夜间旅游品牌、创新旅游产品供给的缩影。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办公室主任吴友松介绍,苏州市有108座古典园林,过去由于游客太多,入园旅游通常只能“走马观花”。为了改变传统静态观赏的单一方式,苏州各大园林根据自身特色,推出沉浸式夜游园林项目。

  回廊曲径间,撑着油纸伞,身着旗袍的江南女子在琵琶曲中翩翩起舞……晚上7点,步入位于吴江区同里古镇的退思园,犹如置身于一幅意境幽远的古典画卷之中。

  苏州同里国际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薛闰介绍,2022年,退思园推出了“退思画境”夜游品牌,通过虚拟现实、3D动态效果、增强现实等技术的运用,将现代元素与古典园林创新融合,让雅致的“园中景”变成游客们的“心中境”。

  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曹光树表示,在现代技术助力下,一系列沉浸式夜游园林项目的推出,以具有创新性、互动性、体验感的手段活态展示园林之美,增强了园林艺术的时代活力。“推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沉浸式游览体验产品,能够促进园林经典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多样化表达。精彩的园林夜游活动扮靓古城,不仅拉近了市民游客与苏州园林间的距离,也让古老的苏州园林更新潮。”曹光树说。

  融  合

  立体展示园林之美

  夜幕降临,沧浪亭里曲声悠扬,水袖飞舞,园林版昆曲《浮生六记》正在上演。观众们跟着演员步入园林深处,也仿佛走进了历史场景之中。假山叠石、曲折长廊化身为幕布,亭台水榭、石径小桥化身为戏台,通过实景演绎,给游客带来奇妙体验。

  2018年以来,园林版昆曲《浮生六记》在沧浪亭进行了200多场演出。尽管票价不低,却场场爆满。

  “一边游园,一边听昆曲,还能品尝苏式糕点,整场演出戏随景易,人随戏走,我们也仿佛融入戏中。”来自江苏南京的游客李女士说,她已经看了3次园林版昆曲《浮生六记》,依然意犹未尽。

  古老的园林与雅致的昆曲唯美碰撞,激发出了独特的火花。随着园林版昆曲《浮生六记》的推出,沧浪亭的人气也急剧攀升,据统计,园林版昆曲《浮生六记》推出的第二年,沧浪亭白天入园游客人数就上升了70%。

  苏州园林艺术底蕴深厚、内涵丰富,这给如何向当代人展示园林艺术并为人们所接受提出了更高要求。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曹路宝表示,要充分用好苏州园林这一重要载体,全面传承、展示和推广好当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不断扩大当地文化影响力。

  近年来,苏州各大园林景区不断创新思路,给古典园林植入丰富的传统文化基因,通过文旅融合,加强对园林高雅文化艺术的解读与传播,立体展示园林之美,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入夜后,柔美的灯光、斑驳的树影,将网师园渲染出清幽雅致的文化韵味。在这里,昆曲、评弹、古琴、江南丝竹等8个极具苏州特色的曲艺表演轮番出场,游客在导赏人员的带领下,移步易景,体验着园林夜色之美。“在月色下穿梭在亭台楼阁之间,听曲观舞,既是曲中赏园,又是园中赏曲。”游客陈先生说。

  通过不断创新,越来越多的文化基因正在融入苏州园林,园林也成为百花齐放的文化大舞台。如今,在苏州,进入园林品茗、赏曲、观雅集正逐步成为人们生活的新时尚,园林也成为很多市民游客沉浸式体验“苏式生活”的首选地。

  开  放

  园林“走进”千家万户

  走进位于苏州老城区仓街小新桥巷的耦园,处处都能感受到浪漫的氛围:以粉色为基调的浪漫市集售卖各种精致礼品;红梅树上挂着小巧可爱的心形挂件;在园林里扫一扫二维码,还能现场购买象征着爱情的耦园红绳……

  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耦园,因昔日园主沈秉成夫妇的爱情故事被称作“爱情之园”。耦园管理处主任李海克介绍,2022年8月,民政部门在耦园设立了婚姻登记服务中心,耦园也成为唯一一个可以领结婚证的苏州园林。

  在耦园婚姻登记处门口,90后新人武季和赵莹正在拍照留念,他们刚刚完成了婚姻登记。领完证后,他们又在耦园的亭台楼阁间拍下了一组组纪念照。“耦园的寓意好,佳偶天成,能在园林里登记结婚,非常有纪念意义。”赵莹脸上洋溢着幸福。

  为了拉近园林与市民游客的距离,近年来,苏州各大园林推出了园林研学游、园林进课堂、园林汉服秀、园林婚礼、园林会奖、园林文创等一批“园林+”产品,让园林与人们深度互动。

  “要让苏州园林真正融入市民游客的日常生活中,还得让苏州园林走出深墙大院,走向大街小巷。”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遗产监管处处长钱宇澄说。

  走在干将路、乐桥牌坊等苏州古城的主干道和繁华地段,随处可见千姿百态的苏派盆景,方寸之间尽显花木之美,吸引往来市民游客驻足欣赏。

  钱宇澄说,为了把“城中园”和“园中城”更加紧密结合起来,苏州还因地制宜推行“园林外移”,像造园一样精雕细琢城市景观风貌。

  傍晚时分,位于干将东路的相门小游园里逐渐热闹起来。过去,这里曾是路边绿化带,2022年,姑苏区投入386万元,建起了一座开放式的“现代苏州园林”。步入其中,亭台楼阁和景观树木错落有致,白墙青瓦、花窗曲径处处展现着苏式园林的典雅精致。“不出家门就可以看到园林景观,就好像住在园林中一样。”家住相门新村小区的戴女士说。

  城区即景区,旅游即生活。如今,整座苏州古城就像是一座大园林,漫步城中,绿树花卉、小桥流水,“出门就是景,转角遇见美”成为越来越多市民游客的共同感受。

  

  版式设计:沈亦伶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