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肩负培养青少年科学兴趣、树立科学志向的重要使命,对人才成长具有重要基础性作用。
做好科学教育加法,要加大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力度,增强学校科学教育氛围浓度。学校科学教育要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强化学生的社会担当。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为例,我们会在“开学第一课”上请来航天英雄、院士专家等与师生面对面,帮助学生理解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重大意义,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树立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同时,营造沉浸式科学教育校园氛围,引导学生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用智慧创造未来。
做好科学教育加法,要加大学校科学教育课程供给,拓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时空。学校科学教育一方面要面向全体学生,在课程中强调科学探究方法的传授、科学态度的养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另一方面,要重视探索科学英才大中小学校一体化培育,为科学英才的科学识别和持续发展提供多样化可选择的课程支持,让科学英才的发掘与培养在基础教育阶段有效落地。
做好科学教育加法,还要推动科学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强化科教协同育人机制。科学教师是开展科学教育的关键角色。要建立高水平科学教育师资队伍,健全科学教师培养体系,优化科学教师在职培训,建立科学教师教学支持体系。可以构建“大学—科学界—教研单位—中小学校”协同的科学教师培养机制,探索社会力量参与科学教师培养的可能途径,并吸纳优秀人才进入中小学科学教育师资队伍。将社会力量纳入学校科学教育、建立科教协同育人机制,也是拓展科学教育的重要方式。我校重视校外科学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建设,联合博物馆、科技馆、科研院所共同开发科学教育课程、活动、平台,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科学天地、走近科学家,感受科学魅力,挖掘自己的创新潜能。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立足当下,着眼未来,要做好教育“双减”中的科学教育加法,培养一支未来能够攻坚克难的科技人才后备队伍,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校长,本报记者吴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