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04月06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中国人权事业发展成就有目共睹

本报记者 刘仲华 《 人民日报 》( 2023年04月06日   第 03 版)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五十二届会议在瑞士日内瓦召开期间,来自中国的多家民间组织在日内瓦举行边会,向世界介绍中国人权发展成就。围绕“中国的人权理念与实践”“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女性赋能”等主题,中国民间组织负责人和专家学者与参会的外方代表、各界人士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交流。

  多位与会嘉宾表示,近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持续提升,各项权利得到切实保障,保护少数民族、妇女儿童等特定群体权益的政策和法律措施更加完善,人权法治保障进一步加强。中国全面参与全球人权治理,为世界人权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政府做出的人权承诺庄严而神圣”

  “近年来,中国人权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持续加强与联合国和世界各国的务实合作,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国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在“中国的人权理念与实践”主题边会上,中国人权研究会相关负责人向与会嘉宾介绍,作为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中国已经消除了绝对贫困,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是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中国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高了人权法治化保障水平,坚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国人权事业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

  会上,北京理工大学科技与人权研究中心主任齐延平认为,中国坚定不移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运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手段而非法律一种手段,通过立法、执法、司法等途径而非司法一种途径,一体促进各项人权发展。中国人权发展坚持把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融为一体、通盘考虑。

  与会的国际民主律师协会常驻联合国日内瓦代表米克尔·萨维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讨论非常有建设性,中国民间组织向大家介绍了中国人权最新发展情况。“中国政府做出的人权承诺庄严而神圣,体现了对人权事业的高度重视。”她认为,近年来,越来越多中国民间组织来到日内瓦,向世界介绍、阐释中国的人权理念和所取得的成就。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对话交流形式。

  “中国民间组织不但积极参与国内人权保护工作,而且在国际人权事业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加强人权保障,共促全球发展:民间组织的作用”主题边会上,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研究员朱静芳介绍了中国的人权理念及该组织在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人权发展等领域所作的工作。

  日内瓦爱梦成真基金会主席司徒博认为,人权存在多种形态,涉及领域广泛,社会组织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和维度促进人权保障。基金会愿与中国的社会组织积极合作,尤其在文明交流互鉴等领域,共同推动人权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教会共同行动联盟秘书长鲁德马尔·法里亚认为,社会组织参与人权治理是推动人权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各国社会组织应进一步密切同联合国有关机构的合作,积极探讨如何为促进共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密团结”

  近年来,中国少数民族的人权事业顺利发展,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在“新时代的少数民族权利保障”等边会上,中外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少数民族权利保护展开研讨。

  中国少数民族对外交流协会副会长李焕才表示,有些国家和组织借中国民族议题大做文章,制造、散布一些耸人听闻的谣言谎言,其真实意图是通过恶意抹黑遏制中国发展。希望国际社会增进对中国保障少数民族权利有关理念和实践的了解。

  “中国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密团结。”中央民族大学美籍专家马克·力文介绍,他的各民族学生都以身为中国人感到自豪,是国家给他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发展机会。

  来自中国人权研究会的尼罗拜尔·艾尔提博士曾和同事对广东省5家聘用新疆少数民族员工的企业开展调查,发现接受访谈的70名新疆少数民族员工均是自愿自主选择到企业工作,完全不存在西方媒体所谓的“强迫劳动”问题。务工期间,这些员工充分享有宗教信仰自由、使用本民族语言和文字的权利。

  针对少数西方媒体歪曲寄宿制教育的错误言论,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理事李希介绍了中国发展寄宿制教育、确保偏远地区农牧民子女受教育权情况。他表示,寄宿制学校教育是现阶段解决农牧区教育问题较为有效的模式,在包括西藏在内的中国很多地方成功实施,根据学生和家长的需求设置,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参与,有效推动了西藏教育的均衡化普及和高质量发展。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社会经济研究所所长扎洛表示,几十年办学探索,证明寄宿制教育最大限度保障了西藏偏远地区农牧民家庭子女的受教育权利,为西藏发展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人才,也对学生本人的成长产生积极影响。寄宿制是人类教育史上普遍存在的办学方式之一,不能因为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的殖民式寄宿制学校发生悲剧,就认为寄宿制有“原罪”并予以否定。

  司徒博介绍,他曾目睹中国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场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令他印象深刻,人权保护和发展存在多种形态和模式,都应受到尊重。

  米克尔·萨维娅表示,参加边会让她对中国新疆、西藏的最新情况有了更多了解。比如专家介绍的西藏寄宿学校的真实情况,绝不是少数媒体炒作的那样。让偏远地区的孩子也能享有优质教育资源,这很有意义。“各国人权发展道路必须根据各自国情来决定,不能强加于人。中国应该沿着自己的人权发展道路坚持走下去。”

  “中国妇女事业的进步与发展让人印象深刻”

  近年来,中国妇女事业实现全方位进步,妇女权益保障取得历史性成就,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大亮点和特色。在“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女性赋能”主题边会上,与会专家们就此进行了研讨交流。

  重庆市亦格社会发展促进中心理事长张永和表示,妇女赋能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话题,是解决发展中国家贫困现象的重要环节。

  中国人民大学人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陆海娜介绍了中国保护妇女权益方面的一些良好实践。比如,2022年10月30日中国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进一步保障和促进了妇女相关权利。

  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副教授周力表示,专注于妇女议题的社会组织往往能够更及时地响应新的社会诉求,推动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不平等问题。就此而言,妇女组织具有很大的工作空间。

  塞拉利昂常驻日内瓦代表团参赞罗伯特·科罗马说:“这场边会非常重要,给了我们一个宝贵的平台,来了解中国妇女发展与赋能最新情况。中国妇女事业的进步与发展让人印象深刻。随着时代发展,女性的社会角色越来越重要。中国学者们传递的理念与信息对非洲地区很有启发。希望未来我们多开展一些这样的互动与讨论,以找到更好推进妇女权益的办法。”

  科罗马曾经在塞拉利昂驻华大使馆工作过4年,他说:“在华工作期间,我有幸参加年轻外交官考察团,到中国西部地区了解脱贫攻坚成果。我看到当地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都得到很好保障,彰显了中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决心与能力。”

  (本报日内瓦电)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