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文化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03月22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北京市完成万宁桥一期修缮工程——

古桥“减负”

本报记者 施 芳 《 人民日报 》( 2023年03月22日   第 11 版)

  修缮前的万宁桥。
  北京市文物局供图

  一期修缮工程完成后的万宁桥。
  北京市文物局供图

  随着附着在桥体东侧的自来水管道及通信管路光缆拆除完毕,700余岁的万宁桥重焕光彩。

  万宁桥始建于元代,位于北京中轴线与大运河玉河段的交汇点,是北京中轴线上最古老的桥梁,也是联系城市南北交通的重要桥梁。作为确立元大都中轴线位置与走向的基点之一,万宁桥的位置及功能历经7个世纪始终未变,记录着不同时期的历史信息,为元大都、明清与当代北京城中轴线的叠压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实证。

  2013年,万宁桥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的遗产构成。在北京市现有的9处桥闸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仅有万宁桥这座古桥仍承担着城市次干路的繁重任务。

  “经过系统勘测评估,万宁桥使用状况尚好,但面临着桥体石材开裂、风化,勾缝渗水或脱落,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网裂、纵裂等问题。”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规划所所长叶楠介绍,桥体东侧外挂市政管道,人为架设的水泥石墩直接贴附桥体,让古桥不堪重负。“随着文物保护理念的深入,我们做了许多‘减法’,以求还原万宁桥原本的风貌。”叶楠说。

  桥面通行车辆限速30公里/小时;限载总重20吨,单轴13吨;调出82路公交车和3条夜间线路;将铰链公交车改为单机公交车……2021年,相关部门采取多项举措为万宁桥“减负”。2022年,北京市完成万宁桥一期修缮工程,同时调整了东侧的绿化空间,增加亲水步道,修整桥西侧的河道驳岸。

  北京中轴线申遗办文物腾退部副部长沈俊强介绍,在拆除附属设施的过程中,桥梁专家和文物专家先后制定了5套方案,最终采用人工拆除的方式,以减少对桥体的损害。施工时间也反复商议,决定等什刹海冰面融化后再开工,且采用夜间施工的方式,尽量不影响万宁桥交通及什刹海景区游客的观光体验。

  更多“减法”工程即将实施:遮挡桥体的绿植将被移栽,配电箱等市政设施计划入地,镇水兽周围的笼架将被低矮的石墩替代。“我们将通过桥体修缮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让市民游客更好地欣赏古桥风采,感受文化遗产的魅力。”叶楠说。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