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把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在一起,更好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强大动能。建议建立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为一体的新型研发机制,推动校企携手共建高水平创新平台,让科研和产业结合得更加紧密,打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张锁江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河南大学校长)
不少优秀运动员面临退役后安置的难题,建议学校可以设立体育教练员岗位,优先聘用符合相关条件的优秀退役运动员从事学校体育教学、训练活动。不仅可以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指导青少年更加科学地运动,还能完善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健康成长。
——吕扬代表(东京奥运会赛艇女子四人双桨冠军)
当前京津冀三地科技创新协同还应持续加强,建议坚持需求导向,进一步加强对京津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统筹指导,建立完善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供需对接清单机制。推动京津冀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为突破点,联合编制产业图谱,探索建立联合招商等机制,集聚优势资源,加快打造创新策源地。
——陈军代表(南开大学副校长)
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有力保障。建议支持建设更多高水平师范院校,发展高水平教师教育,加大力度推进教师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提升教师的数字素养。此外,健全保障教师工资待遇的长效机制,优化分配激励机制,支持教师到边远地区、艰苦地区任教,以师资队伍优质均衡发展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王成斌委员(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本报记者刘温馨、邵玉姿、武少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