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依娲娜委员——
助力农村劳动力多渠道就业
“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要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上持续发力。”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人社局副局长李依娲娜委员说,2022年,沧源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58万人,农村脱贫户和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超过1.52万元,增长16.6%。
稳步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途径。李依娲娜委员建议,要持续做好脱贫群众和农村低收入群体帮扶工作,从就业招聘、组织输出、技能培训等方面出台措施,促进农村劳动力多渠道就业,全力拓宽增收渠道,切实增强脱贫群众致富能力。
(本报记者刘润函整理)
焦祺森代表——
让中医药更好服务健康中国
“中医药对疾病预防和治疗发挥了重要作用。”启迪药业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焦祺森代表表示,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服务需求,更好服务健康中国。
焦祺森代表认为,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要做好野生中药材资源保护,加大育种育苗技术研究投入,对疗效确切、应用广泛的中药大品种、古代经典名方等加大保护力度,创建国家中医药资源信息数据库;另一方面,要推动中医药科普和文化传承,支持科研院校、中医药企业等建设特色中医药博物馆,强化社会教育、科普展览、文化服务功能,提升全民中医药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本报记者殷烁整理)
李紫微代表——
关爱特殊儿童健康成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辽宁省辽阳市特殊教育学校班主任、高级教师李紫微代表说,近年来国家不断提升对特殊儿童的待遇和保障水平,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一线教师,倍感振奋。
李紫微代表建议,在关心关爱未成年自闭症儿童的同时,也要对大龄自闭症群体实行分类救助,在就业、康复等方面给予相关支持政策。此外,通过设立自闭症家庭康养中心,引导社会力量开办康复劳动机构,为该群体提供治疗、培训、康复等服务。
(本报记者徐驭尧、刘佳华整理)
昝林森委员——
因地制宜保护黄河流域生态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域。”陕西省林业局副局长、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院长昝林森委员表示,必须尊重科学规律,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遵循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农则农、宜牧则牧的原则,循序渐进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
昝林森委员建议,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站网体系,评估不同类型生态系统质量、服务功能等,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探索建立以自然恢复为主的生态脆弱区动态评估体系与响应机制。同时,促进能源技术和绿色富民产业协同创新,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龚仕建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