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上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8位全国政协委员与现场记者面对面互动交流,就职业教育、民营企业发展、促进大学生就业、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社会热点话题作出了回应。
苏华委员
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对促进就业创业、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苏华委员在“委员通道”上说。
苏华表示,发展职业教育就是要让接受职业教育的人能充分实现个人才干增长和价值提升,要推进职普融通、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完善职教高考,扩大职教本科规模。
苏华说,职业教育既能顶天又能立地,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的灵魂。“要让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既有水平,又有文凭,能有多元立交桥式发展路径和出彩的人生。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齐向东委员
民营企业要放开手脚轻装上阵
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委员在“委员通道”上表示,近年来从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到优化营商环境,从加强金融支持到持续减税降费,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效回应了民营企业的期盼,大大提振了民营企业的发展信心。
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齐向东说自己创新创业谋发展的干劲更足了,这股干劲来自党和国家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和鼓励,来自中国经济充满韧性的坚实底盘。
“正是基于此,我们广大民营企业家才勇于担当、敢为人先。走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大道上,我们要放开手脚、轻装上阵,专心致志搞发展。”齐向东说。
马怀德委员
千方百计助大学生顺利就业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委员在“委员通道”上表示,高校把就业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千方百计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
怎样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马怀德说,一方面要怀有平实之心,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要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为今后事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马怀德还分享了中国政法大学优秀毕业生响应号召、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故事,并寄语广大大学生:“无论顺境逆境,我们都要守初心、担使命,把个人的理想融入新时代的奋斗之中,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琼色委员
消防救援队伍永远竭诚为民
“天天救援、时时灭火、刻刻防范,已成为我们工作生活的常态。”国家消防救援局局长琼色委员在“委员通道”采访中说,消防救援队伍是为人民而建、为人民而战的,永远竭诚为民、保民平安是职责使命所在。
这支队伍中大多是90后、00后。“从他们的身上我感受到了年轻人的家国情怀和时代担当,也看到了我们这支队伍的希望和未来。”琼色说。
琼色表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将着力推动消防安全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型,不断提升火灾预防和应急救援能力,更好地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而英勇奋斗。
海尼扎提委员
用视频讲述中国新疆故事
“希望大家来新疆旅游,交个新疆朋友,跳一段新疆舞蹈,跟我们一起用视频记录新疆美好的一切,一起讲述中国新疆故事!”新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副会长海尼扎提委员在“委员通道”上向大家发出邀请。
海尼扎提喜欢用视频记录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故事。几年前,为了向患有听力障碍的孩子传递快乐,海尼扎提花了很长时间研究并创作默剧。他说,孩子们看默剧欢笑的样子,让自己流下了眼泪。“从那天起,我开始更多地参与公益视频的创作。”海尼扎提说:“希望将来有更多年轻人能加入新媒体行业中,和我们一起创作优质内容,一起为正能量发声。”
何超琼委员
大湾区会成为香港发展大舞台
“有人说我是澳门人,有人说我是香港人,但我会说我是大湾区人。”信德集团董事长何超琼委员在“委员通道”上接受采访时说,在大湾区内大家同饮一江水,同享千年岭南文化,要用好国家支持政策,优势互补。大湾区具有庞大的市场、丰厚的人力资源以及无限的发展潜力,会成为香港发展的大舞台。
何超琼表示,香港应该担当大湾区引进来、走出去的“超级联系人”,抓紧大湾区发展的机遇,把优势赋能到国家建设当中。
“只要目标一致、同心协力、凝聚共识,我相信大湾区一定能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携手共圆中国梦起到示范作用。”何超琼说。
马志毅委员
帮助澳门青年把握时代机遇
澳门中华总商会理事长马志毅委员在“委员通道”上接受采访时表示,澳门回归20多年来,在中央政府大力支持下,实现了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蓬勃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我鼓励澳门青年到内地去走一走,亲自感受、目睹国家的发展与变化。”马志毅说,“从中央到广东地方各个层面都出台了有利于港澳人才发展的政策,为他们深度融入大湾区,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和平台。”
“我会继续努力通过各种方式为澳门青年解读国家以及大湾区更多政策”,马志毅表示,“让他们把握时代机遇,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新时代祖国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江利平委员
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大义所在、民心所向
“民族复兴、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大义所在、民心所向。”台盟中央副主席江利平委员接受采访时说,“祖国大陆始终敞开胸怀,推动两岸深化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和各领域融合发展。”
江利平生长在湖北,祖辈扎根在台湾。十几年前,他第一次回台南祭祖,“那里的山川地貌、风土人情让我倍感亲切。”几十年来,江利平在湖北武汉工作生活,每次步行至台北路,打卡宝岛公园、高雄社区,常让他深感两岸一家亲、同胞携手行。
江利平介绍,截至去年底,湖北连续出台多项促进对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举措,取得了良好效果。在鄂3500多名常住台胞以及近3000家台资企业实实在在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