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副刊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03月03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好报道有门道

宋 飞 《 人民日报 》( 2023年03月03日   第 18 版)

  读罢费伟伟主编的“人民日报写作课”丛书(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脑海中浮现出三个关键词:真实感、故事力、思想性。

  这套丛书内容涵盖了新闻报道从策划、采访、写作直到定稿的全过程。丛书既启发读者从“少即是多”的理念出发,用“断舍离”的方法舍弃多余素材,围绕主题写活“真实感”;也生动阐述如何发现、抓取和挖掘细节,“精选料慢熬汤”,增强报道的“故事力”;还聚焦“有意思,还要有意义”,指出报道写作要追求思想性,写出纵深感。

  新闻写作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问。这套丛书的作者中既有新闻界的资深前辈,也有刚入职不久的年轻记者,还有地方通讯员队伍中的佼佼者。他们或生动记述,或引经据典,其共同点在于现身说法、就近取譬,将自己从报道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和盘托出。每一篇研讨文章后,都附有相应的报道原文,读者不难从中窥见记者采写的足迹以及心路历程——理论的实践与实践的理论在此融为一体。

  通读全书,给我留下较深印象的是作者颇有新意的譬喻。比如,谈到如何寻找并提炼关键词,拎出报道的意义和文眼,作者以“敲核桃”作喻:“‘敲核桃’,需要有的放矢的目光,找准弱处再用力;‘敲核桃’,需要敢用力,用足力;‘敲核桃’,需要有序推进的智慧,不用蛮力用巧劲。”又如,讲到根据主题取舍素材,作者用“鱼骨”作喻,指出报道要有“鱼骨”,如此才能主干清晰。作者举《“红苹果成了金果果”》这篇报道为例,其“鱼骨”非常醒目,就是通过发展苹果种植业走上脱贫致富之路。报道在“鱼头”部分简述当地苹果品种的特色,“鱼肚”部分讲述村民依靠苹果和果苗脱贫致富,“鱼尾”处带领村民致富的村支书信心满满、干劲十足,憧憬着未来要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有了“鱼骨”,写作时思路清晰深入,读者阅读时也感到简洁明了。再融入故事和感情,这条“鱼”就有了血肉,文章就有了生命力。

  再如,说起报道中“价值点”和“鲜活事”之间的辩证关系,作者提出了一个“果核理论”,将果核与果肉的关系,比喻成思想性与可读性的关系:“果核干硬,果肉鲜美,大自然赋予果肉鲜美的口感以吸引动物来吞食,而目的却是让果核满载的DNA信息得以传播开去。”在作者看来,新闻的思想性与可读性就好比果核与果肉。果肉只是手段,果核才是目的。果肉鲜美,惹人喜爱,方能传播得更远;而抓住内核,才能让新闻的思想与价值凸显。

  这般妙喻在丛书中比比皆是。除此之外,丛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作者与评论者真诚分享,用第一视角带大家近距离观察真实的新闻工作场景,将真实的新闻采编过程一一呈现,既讲优点也讲不足,其中的经验之谈让人读来尤为亲切受用。

  好报道有门道,离不开真实感、故事力和思想性。当你在写作中对某些环节或者某些问题产生疑惑时,不妨走进这堂别开生面的写作课,听一听来自新闻采写一线的肺腑之言,读一读带着实践体温的思考。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