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新农村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02月10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2万元!从促农增收的新成绩单说起(话说新农村)

朱 隽 《 人民日报 》( 2023年02月10日   第 18 版)

  大年初六,云南省彝良县角奎镇寨子村村民徐超就和680多名老乡一起,乘坐有关部门组织的“务工专车”,踏上前往浙江的返岗之路。“早点出门,早点赚钱。”和徐超有着同样想法的乡亲不少。满载着乡亲们增收致富希望的汽车、高铁、飞机接续出发,一个个勤劳的身影忙碌在各个岗位上。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133元,首次迈上2万元台阶。从增速看,名义增长6.3%,实际增长4.2%,这两个数据分别快于城镇居民2.4和2.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2.50降至2.45,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继续缩小。在去年面对诸多超预期因素冲击的情况下,农民增收能够交出这样的成绩单殊为不易,既让乡亲们体会到鼓起腰包的喜悦,也为畅通城乡经济循环提供了重要支撑。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国内大循环的覆盖面。促进城乡经济循环更畅通,要充分发挥乡村作为消费市场和要素市场的重要作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增强城乡经济联系,其中加快激活农村市场、释放农民消费潜力意义重大。专家测算,随着农村消费加快升级,预计每年可新增2万亿元左右的消费需求。让广大农民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重要的前提就是要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更充盈。

  应当看到的是,当前农业生产成本依然高位运行,农民就业压力依然较大,农民收入增速放缓,促进增收的动能在减弱,增收形势并不乐观。因此,要坚持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拿出长短结合、务实管用的硬措施,千方百计拓宽增收致富渠道,确保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促农增收,要从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村经济、增强农民工务工技能、强化农业支持政策、拓展基本公共服务、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等多途径着手。从农民收入构成看,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都要充分挖掘增长潜力。家庭经营性收入占农民收入的1/3左右。经营增收,既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让种粮农民多种粮、种好粮,有钱赚、能得利;也要做好“土特产”文章,立足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通过产业融合发展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工资性收入在农民全部收入中占大头。这些年,就地就近就业成为农民务工增收的一个新亮点,今后要不断优化政策供给,统筹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加强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吸纳更多农民就近就业、返乡创业。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要通过深化相关改革创新赋能,激活农村“沉睡的资源”,确保农民共享收益。

  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在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上多下功夫,让促农增收的动力更加强劲,乡亲们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