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今年82岁,从影60年,独立执导了15部故事片以及多部电视剧。她与吴贻弓、吴天明、黄蜀芹等导演共同构成了新中国电影史上一道绚丽夺目的光影。她叫王好为,在第三十五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上获得“中国文联终身成就电影艺术家”的荣誉表彰。
翻开“王好为创作年表”,可以看到一部部熟悉的片名:喜剧片《瞧这一家子》、浓浓北京味的《夕照街》、散文诗一般的《哦,香雪》、戏曲电影《生死擂》等。这些影片类型各异、风格不一,却都在电影长廊中有一席之地,长久留在一代代观众心间。
王好为与电影结缘,是从看“拍电影”开始的。出生于抗日烽火中的王好为,父母是中共地下党员,童年时随父母移居多地,其中几年与同为地下党员的姨妈张瑞芳共同生活。她那时常去摄影棚看张瑞芳拍《松花江上》,留下了“拍电影”的最初印象。《松花江上》也成为她平生看到的第一部电影。
王好为爱看小说、话剧、电影。“每当走进影院,就像步入圣殿。一种虔诚、激动使我喘不过气来。” 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后,她进入北京电影制片厂,师从著名导演凌子风、张水华、谢铁骊、陈怀皑。
《瞧这一家子》是王好为第一次独立执导电影。剧本初稿来自业余作者林力,她看了十分喜欢,二人又深入采访,六易其稿。初学乍练的他们埋头苦干。那是1979年,《瞧这一家子》用喜剧手法,表现人们笑着同过去告别。上映后,观众反应热烈得出乎意料。
不少人奇怪,不苟言笑的王好为怎么会去拍喜剧片?殊不知,她内心有很强的幽默感。她喜欢卓别林的电影、侯宝林的相声、马克·吐温的小说,还有京剧里的文丑武丑。王好为认为,“喜剧有两个必要条件:一目了然和出乎意外”。在她的许多作品中,如表现精神文明建设的《迷人的乐队》、反映农村剧变的《失信的村庄》《金匾背后》《能人于四》、批评拜金倾向的《赚它一千万》,也都不乏幽默笔触和喜剧性格的人物。
王好为说:“幽默的作品我喜欢,淡雅的抒情的,我同样喜欢。我愿意在样式、风格上做多方面尝试,只要本子能够打动我,与我天性接近,我会有一种非拍不可的冲动。”
拍摄苏叔阳的剧本《夕照街》便是她主动请缨。《夕照街》表现上世纪80年代北京拆迁区一条小胡同中的日常生活。其中有工人、教师、待业青年、医生、街道干部等20多个人物,性格和遭遇各异。当时的北影厂厂长汪洋认为这个戏很难拍,“人物多,对话多,散”。
“群戏主要靠细节刻画人物,一定要人各有貌”。王好为懂得,选演员要注重气质外貌、性格特征,角色造型要自然、生活化,表演要真实、个性化。为了在司空见惯中发现美,她骑自行车穿大街、走小巷采景,提取了大量富有性格特征的细节和元素,点染人物的神韵。她要求:“100分钟的银幕上,每一秒都不能言不及义。”
《哦,香雪》又是一个挑战。根据铁凝小说《哦,香雪》改编的电影剧本诗意盎然,短小而深邃。新修的铁路在台儿沟设立停车一分钟的小站,香雪和伙伴们在劳动之余每天去看火车,新生活、新文化逐渐传向宁静古老的山村。等到获得拍摄权,王好为却感到茫然和惶恐,“抓不住”自己向往已久的人物和生活。但以往的经验告诉她,每当出现困惑、紧张、战战兢兢的创作心态时,往往会得到更好的收获。于是,她焦急又满怀期望地到北京周围山区生活、采景,与摄影师、制片主任跑了一个月,走铁路、钻隧洞、找小站、看山村……影片以富有表现力的画面,以埙和钢琴单纯而有感染力的音乐,以人物质朴真挚的表演,抚慰着观众的心灵。香雪的纯洁、自尊、坚韧和奋进,平凡、美好,令人难忘。
《哦,香雪》受到中外观众喜爱。作家王蒙说:“看完了,仍觉得难分难舍难忘。久违了,真正的生活和艺术。”柏林电影节评委的评语是: “以很高的专业水平,成功地表现了人物的感情。以细腻的手法反映了中国一个偏远乡村同现代生活的联系。”
王好为是个勤奋的劳作者。她拍摄表现当代青年爱情生活的《潜网》《北国红豆》《村路带我回家》,努力把常见情节转化为浓郁诗情,表达了对时代狂飙中平凡生命的礼赞。她参与改编并导演的老舍名著《离婚》,充溢着浓厚的北京风情。她还导演了黄梅戏故事片《生死擂》和根据张派代表剧目改编的京剧电影《状元媒》。尤其是《生死擂》较好地解决了虚实结合的问题,创造了银幕上的诗、情、美,备受赞誉。
拍了一辈子电影,王好为认为电影终归要走进人们的生活和心灵。她说:“我导演的所有电影的每一个镜头,都是生活的馈赠,是摄制团队集体智慧和辛劳的艺术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