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国际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01月15日 星期日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看好中国市场 共享发展机遇

《 人民日报 》( 2023年01月15日   第 07 版)

  肖特公司在第三届进博会上展示的玻璃产品。
  肖特公司供图

  2022年4月,由中国制造的100%电力机车运抵巴西马拉尼昂州的伊塔基港。
  淡水河谷公司供图

  技术人员在思拓凡科创中心工作。
  思拓凡公司供图

  参观者在第五届进博会的佳能展台体验产品。
  佳能公司供图

  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是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之一。图为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石化功能区。
  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摄

  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不断扩大开放的举措、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为外资企业打开“机遇之门”。许多在华外资企业增资扩产、加速布局、优化产业链,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希望深耕中国市场,共享中国机遇。

  

  巴西矿业巨头已与10家中国钢企签署合作文件——

  “我们对中国市场的未来充满信心”

  本报记者  韩  硕

  2022年11月17日,淡水河谷公司宣布在巴西雅伊巴市正式启动“塞拉多骄阳”太阳能园区的运营,这是拉美地区最大的太阳能项目之一,中国太阳能组件制造商晶科能源为其提供了光伏组件和备件。

  在此之前,淡水河谷第二台100%以电池供电的电力机车投入使用,这台电力机车同样出自中国企业之手,由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制造。

  “中国制造的零排放设备正助力企业达成到2050年前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淡水河谷中国区总裁谢雪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共二十大报告强调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表明中国将继续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们深受鼓舞。”

  淡水河谷是世界最大的矿业公司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开采商和供应商之一。“早在1973年,我们就向中国出口了第一船铁矿石,比巴西和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还要早一年。中国从2006年起成为淡水河谷的全球最大市场,每年企业50%以上的铁矿石产品销往中国。”谢雪表示,中国经济发展势头全球有目共睹,中国绿色发展道路蕴含巨大商机,为包括淡水河谷在内的不少外资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合作平台,我们始终将中国市场置于业务发展战略的中心。

  淡水河谷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感受到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谢雪举例说:“我们是海关总署通关便利化改革的受益者。无纸化通关使我们能够在线提交材料办理,整个过程更安全、更便捷、更高效。海关总署还对进口铁矿品质检验监管方式进行优化。如今,我们的铁矿石在经过第三方公司检验后,部分口岸的进口入库处理时间由过去的20天大幅缩短到3天,这使我们能够更高效地将最优质的铁矿石交付给中国钢厂。” 

  谢雪表示,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带来种种不确定性,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中国工业发展基础雄厚,拥有完整、稳定的供应链和产业链。同时,中国还拥有全球最具成长性的内需市场,随着中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内需市场将释放巨大发展潜力。中国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将让国际经贸往来更顺畅,有利于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为国际创新与技术合作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2022年1至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00.5%、44.1%。谢雪表示,“这说明,在全球能源利用加快转型的背景下,中国积极推进绿色能源产品使用、加大市场培育的效果已然显现。2021年以来,淡水河谷已与10家中国钢铁企业签署低碳炼铁领域合作文件。作为中国企业重要的原材料供应商,我们期待与中国企业共同拥抱碳中和的绿色未来。”

  谢雪表示,中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对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意义重大。2022年11月发布的《世界开放报告2022》显示,中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取得进展,开放指数不断提高,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中国的发展不断提供新的机遇,我们对中国市场的未来充满信心。” 谢雪说。

  

  美企增资6000万元人民币打造在华科创中心——

  “在互利合作中实现双赢多赢”

  本报记者  曲  颂

  “这些年,我们实实在在感受到中国的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美国思拓凡公司中国总裁周敏涛回忆起思拓凡落户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过程,“当时,我们在3天内拿到营业执照,两个月内完成所有的注册工作。企业正式运营后,临港新片区提供的国际结算简化服务以及优惠的人才引进政策等大大提高了企业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为我们在短时间内取得飞速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作为美国丹纳赫集团旗下的生物科技公司,思拓凡在全球40余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约1万名员工,专注于生物药物、细胞和基因疗法等一系列创新技术的研究。2021年,思拓凡在上海建成该公司位于亚洲的首个技术研发卓越中心,关注打通产品技术与产业化落地之间的壁垒,深入链接全球技术与本土需求;2022年,该公司又与中国合作伙伴一起扩建了生物工艺一次性耗材生产线,将产能提高为原来的3倍,以服务中国和亚太市场。

  “中国市场是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全球的创新企业与合作伙伴。”周敏涛认为,过去十多年来,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未来依然潜力无限。根据思拓凡此前发布的《全球生物制药弹性指数》,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的生产活力和供应链弹性均表现不俗。此外,中国企业对创新技术的投入热情高涨,行业人才基数大、素质高,都为市场的长线增长奠定了基础。

  “随着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中外企业合作必将更加紧密。”周敏涛表示,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生物科技和生物医药领域而言,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将有效促进国际间的科技交流、人才流通和资本流动。

  中国2022年发布的《“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加快发展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生物经济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去年11月,思拓凡宣布增资6000万元人民币打造在中国的科创中心,总投入将达到1亿元人民币,希望在生物工艺研发与临床生产、新型疗法孵化、人才培训、智能制造与服务、法规验证等方面,为行业提供贯穿上下游的产品、技术、服务与创新解决方案。目前,该中心的建设正在稳步推进,计划于今年投入使用。

  展望未来,周敏涛信心满满:“一方面,中国公司的出海能力将不断提高,让更多的创新药物实现跨国开发、加快创新回报速度,惠及更多患者;同时,外资企业通过进一步在华投资合作,也将更好地分享中国的经济发展成果,在互利合作中实现双赢多赢。”周敏涛表示,“思拓凡未来将加速推进本土化战略,携手更多中国合作伙伴,推动中国生物制药智能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让更多的中国创新药物惠及全球患者。”

  

  日本佳能加速在中国市场完成本土化新布局——

  “将实现在华长期可持续发展”

  本报记者  岳林炜  刘军国

  “中国公平、公正、开放的营商环境,为包括佳能在内的外资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生存发展土壤,外资企业可以平等地进入中国市场、参与公平竞争;中国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不断推动外资外贸平稳发展,提高政务服务质量和效率,这些都让佳能对中国市场的发展充满信心。”日本佳能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执行董事小泽秀树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小泽秀树在中国工作生活超过18年,用他的话讲,“亲眼见证中国一天比一天好。中国不仅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实力大大提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他认为,中国综合国力更是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升。中国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将进一步激发中国的经济活力,提升外资企业的投资合作信心,助力全球经济复苏。

  佳能在中国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从最初的技术合作,到独资建厂,再到成立销售公司。截至目前,佳能在华共有16家企业,包括销售、生产、研发等业务,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佳能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中国市场,愈发壮大的中国市场成为我们集团全球业务不断发展的强有力引擎。”小泽秀树说。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更好惠及各国人民。这让我们对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充满信心。”在小泽秀树看来,进博会就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每一届进博会佳能都积极参加,公司在客户合作、品牌塑造等方面收获颇丰。”

  小泽秀树表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生效,为在华外资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和优质的营商环境,也为佳能带来了更多的商业机会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佳能正加速在中国市场完成本土化研发、生产、销售、售后的新布局。“随着中国在产业升级、数字化转型方面的高速发展,今后佳能会更加重视中国市场的需求,持续加大投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用户的实际问题出发,将实现在华长期可持续发展。”小泽秀树表示。

  佳能此前已与杭州亚运会组委会正式达成协议,将作为官方赞助商,为亚运会的举办提供服务与解决方案。小泽秀树表示,未来,佳能将继续在中国市场探索和推出创新性产品和方案,满足中国用户的本地化需求,与中国的合作伙伴共同发展,共赴美好未来。“作为一名在华外资企业负责人,我相信中国会出台更多更好的政策,外资企业在中国会发展得更好,各国企业员工在中国的生活、工作也将更加安心、舒心。”

  

  德企在华持续扩投,催生新成果、展开新布局——

  “中国市场的优势在规模,更在创新活力”

  本报记者  杨  迅

  2022年是国际玻璃年。德国肖特公司中国区总经理陈巍给记者讲了一个有关玻璃的故事:30年来,肖特一直致力于改良超薄玻璃的制造和加工技术,但苦于缺乏大规模走向市场的契机,直至在与中国伙伴的沟通中获悉,诸多中国科技企业正在寻找柔性屏幕盖板玻璃的解决方案。肖特抓住这次宝贵的机会,为客户提供了可量产的产品,并借助进博会等平台打响知名度,也因此成为中国市场折叠电子设备屏幕玻璃领域的知名品牌。

  “我们的技术产品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不仅源于中国科技企业对于新技术的需求,也得益于中国电子行业强大的产业链和消费市场活力。”陈巍感慨,中国市场的发展潜力有目共睹,加码中国市场成为很多跨国企业的重要发展战略,肖特也不例外。

  2002年,德国特种玻璃制造商肖特进入中国市场。目前肖特在中国的市场销售总额约达25.5亿元人民币。陈巍表示,20多年来,肖特在中国市场蓬勃发展。2023年,中国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相信外资企业的投资环境也将不断优化。

  近年来,肖特在中国持续扩大投资,引进高端生产线,设立亚太区研发中心。不少新成果在这里产生:运用超薄柔性玻璃的手机盖板玻璃产品、适用于5G前传的高速50G TO管座、用于增强现实眼镜光引擎的纤薄迷你封装设计;不少新布局在这里展开:在光通信领域与光迅科技和中国信科连续3年在进博会上签约,助力中国5G市场的蓬勃发展……

  “中国是肖特增长最大的消费市场。中国市场的优势在规模,更在创新活力。”陈巍介绍,2021年,肖特在苏州投资设立亚太区研发中心,为超薄玻璃、5G通信、虚拟现实及增强现实、储能等行业提供尖端技术支持。截至目前,肖特已投入2000万元用于中国的应用中心的建设发展。未来几年,肖特计划每年投入800万—1000万元人民币以促进应用中心的发展。“我们会一直助力中国品牌的创新研发之路,不仅发挥长期积累的技术优势,也通过紧密的应用合作实现‘在中国、为中国’。” 

  “过去5年,中国市场一直都是肖特全球业务中增长最快的市场。”陈巍表示,中国的营商环境有利于创新企业的发展。在政策导向上,中国政府不断放宽外资准入限制,下放审批权,降低企业税负,简化行政审批,减少企业负担,为外资企业提供了高效、公平、便利、自由的市场环境。“作为高新技术企业,肖特受惠于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和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等项目;在海关方面,肖特在中国投资项目获得所在地海关流程精简、审批优化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资吸收国,中国经济的发展牵动世界目光。陈巍表示,随着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外资企业未来在华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动力源,将为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和后疫情时代人类社会的美好未来作出更大贡献。”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