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生态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01月10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徽商银行 根植江淮热土,践行金融为民服务安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人民日报 》( 2023年01月10日   第 14 版)

  奋力谋发展 实力再提升

  成立17年来,徽商银行立足安徽、服务大局,紧跟安徽发展大势,深度参与地方发展,在与实体经济同频共振中,迸发蓬勃向上的生机与活力。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截至2022年9月末,徽商银行资产总额突破1.5万亿元,净利润接近2021年全年水平,主要经营指标位居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前列。

  品牌形象不断提升。2022年,入选“安徽省国有控股企业税收贡献10强”名单。2022年,入选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和“全球银行品牌价值500强”榜单,分别排名第128位和第155位。

  集团联动成效突出。截至2022年12月末,开展银租一体化业务超88亿元。

  市场地位持续巩固。截至2022年12月末,省内贷款余额超6800亿元,较年初增加1050亿元,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当好生力军 助力稳经济

  徽商银行始终坚持将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助力安徽经济发展企稳回升、逐步向好。

  坚持为稳经济促发展增动力。截至2022年12月末,徽商银行对公贷款余额超3800亿元,较年初增加近860亿元,同比增加520亿元。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贷款余额近1940亿元,较年初增加635亿元。主动助企纾困解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年初降低0.28个百分点,为超过2960户中小微企业办理延期还本付息贷款130亿元。

  坚持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增活力。推动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截至2022年12月末,徽商银行制造业贷款余额超730亿元,较年初增加近140亿元。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达860亿元,较年初增加超205亿元。

  坚持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增合力。引入金融活水,浇灌“田间地头”。截至2022年12月末,徽商银行乡村振兴系列贷款余额达402亿元,较年初增加超190亿元。抢抓县域市场机遇,县域贷款余额达2040亿元,较年初增加超430亿元。

  坚持为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增潜力。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助力美丽安徽建设。截至2022年12月末,徽商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近540亿元,较年初增加超215亿元。支持清洁能源发展,为近300户新能源汽车客户发放贷款约60亿元。

  探索新机制 壮大新动能

  徽商银行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优化服务模式。研发推广线上创业担保贷,截至2022年12月末,已覆盖安徽省79个区县,贷款余额超15亿元。2022年获评消费者权益保护评级A+等次。2021年,“银行业营业网点文明规范服务千佳示范单位”网点数位居安徽省银行业金融机构首位。助力科创名城建设,制定支持合肥高新区建设工作方案,为高新区客户投放各类融资累计超22亿元。

  丰富产品谱系。创新推出亩均贷、园区贷、设备购置贷、城市更新贷等产品,累计贷款余额近270亿元。注册碳中和绿色债券2.4亿元,投资“南向通”离岸人民币债券12.2亿元,获批交易所债券自营交易资质。上线“技术流”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为1500户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线上信用贷款近42亿元。

  深化转型发展。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积极参与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扎实推进互联网金融云平台、开发运维一体化平台、风控模型建设,投产上线个人客户管理平台。持续推进改革创新,推动公司业务综合服务、中小企业业务提升、县域支行能力拓展等改革事项,加快零售业务转型步伐。

  迈上新征程,徽商银行将全面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努力为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数据来源:徽商银行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