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社会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01月03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贵州培育的草莓苗种在了大连土地上

一个产业 带富两地

《 人民日报 》( 2023年01月03日   第 13 版)

  新年伊始,在辽宁大连庄河市太平岭满族乡大赵村的草莓大棚,村民朱奎贤正在享受丰收的喜悦。放眼望去,绿意满满的大棚里结满了一颗颗鲜红欲滴的草莓。“我家这一亩半地,今天上午采了140斤,收购价每斤26元,卖了3600多元。”朱奎贤说。

  大棚草莓打的就是时间差,上市价格高、卖得好。以往,当地大棚草莓要等到1月中下旬才能上市,而朱奎贤种的草莓在2022年11月初就结出了第一批果,提前了两个多月上市。

  “之所以能提前上市,是因为种对了苗。”种了15年草莓的朱奎贤说,3年前他从广播中听到大连庄河市草莓协会推广一种高原草莓苗,在种植设施不变的情况下,能让草莓提早上市。抱着试试看心态的他当即报了名,在自家大棚里搞起了“对照试验”。

  朱奎贤口中的高原草莓苗来自距离大连3000余公里外的贵州六盘水。

  “2019年,在大连对口帮扶六盘水市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当地夏季气候凉爽,平均气温在19摄氏度左右,日照时间短,每天平均在10小时以内,在此繁育的草莓苗可提早实现花芽分化、抗病性好,移栽定植到大连后开花结果早、成活率高。”大连庄河市草莓协会会长姜洪波说。

  看到了机遇,姜洪波说干就干。2019年在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大连分院的专家指导下,姜洪波在六盘水搞起了高原草莓苗繁育。当年2月下旬,他跟随运输车开了两天两夜,将一株株草莓苗从大连拉到六盘水,大连草莓第一次种在了六盘水的土地上。

  高原草莓苗繁育也并非一帆风顺。“3月至5月是六盘水的春旱季,我们第一年育苗时,春旱季几乎没怎么下雨,只能靠人工浇水。”姜洪波说,由于六盘水山地多、土壤较为贫瘠,加上育苗经验不足,第一年的育苗并不成功,甚至亏损了200多万元。

  姜洪波并没有气馁,他反复总结经验教训,多方走访选择优质土地,并从浇水、施肥、除草等每一个细节抓起,手把手指导当地农民,精心呵护一株株娇嫩的草莓苗。同时,面对这一优质扶贫项目,当地政府积极协调,修建了高位水池等灌溉设施,为草莓苗“解渴”。

  第二年,姜洪波的草莓田传来了好消息。当年8月下旬,一批花芽分化的草莓苗从六盘水通过冷藏车运往大连,移栽定植后的成活率达到95%以上。当年11月第一批草莓即在大连上市,卖出了每斤100多元的好价钱。

  “我种的这栋大棚,一年收入能达到12万元,与种其他草莓苗相比,至少翻了一番。”朱奎贤说。

  这种收获的喜悦也传递到了六盘水市钟山区木果镇登亨村,村民罗明学2022年承包了17亩地,跟着姜洪波搞草莓育苗。“每亩地收入近万元,比以前种玉米、土豆强多了,今年我还要跟着姜会长干。”罗明学说。

  从黄海之滨到乌蒙山巅,一株株草莓苗跨越3000余公里,带动了两地百姓脱贫致富。如今,大连已有400多户农民种上了来自高原的草莓苗。在六盘水,草莓育苗基地带动了当地300多户农民摘掉了“穷帽子”。

  (据新华社大连1月2日电  记者张博群、郭翔)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