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创业,为杨梅建大棚
“好不容易考上大学跳出了‘农门’,非要再回到山沟沟里当农民,咋想的?”每当听到这些话,朱旭辉都会说,“因为我的家在这里。”
朱旭辉的家乡在浙江小城仙居。这里钟灵毓秀,不仅有自然造化的鬼斧神工,也给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营造了一方世外桃源般的天地。
说起仙居,很多人首先想到杨梅。今年6月,“仙居杨梅60元一颗出口迪拜”的新闻,让这座小城着实又火了一把。经常有人说,“中国杨梅看浙江,浙江杨梅看仙居”。在仙居,不少村民家里世世代代种杨梅。
大学毕业后,朱旭辉在杭州从事品牌管理工作。两年后,辞职回乡,开始了杨梅种植。“很多人说我头脑发热,但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家乡的杨梅是陪伴我长大的伙伴,就连我的学费都是杨梅换来的。再说,我从小就对农业感兴趣,大学学的也是农林园艺技术专业。这条根,我断不了。”他说。
成为一名专职“梅农”后,朱旭辉开始了农耕的生活,尽管辛苦,但干劲十足。可是不久后的挫折,把他打“蔫”了。
“温湿度多少最好?”“怎么提高土壤肥力?”一连串的技术难题不断提醒他,自己还是个杨梅种植“门外汉”。
不会种,就学。向书本学、向老一辈梅农学。渐渐地,朱旭辉摸索并总结出了一些杨梅种植经验,也发现了杨梅生长过程中的“先天病”。
杨梅喜温暖、阳光充足的环境,却又耐寒不耐旱,因此高温烈日是“天敌”。此外,它虽喜湿润,但因其无表皮、果“娇嫩”,害怕风吹雨打,十分脆弱。恶劣天气不仅影响杨梅的产量和品质,收购价也会大打折扣,受了伤的杨梅只能卖到正常价的1/4。所以老一辈过去总说,种杨梅是“靠天吃饭”的活儿,一遇天气变化,为防止杨梅减产,全家老小都得去山上盯着,耗时又费力。
但在朱旭辉看来,现代农业早已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在“不和老天爷作对”的前提下,一定会有其它的解决办法。
经多方学习,在县农业科技人员的指导下,朱旭辉把眼光盯上了智慧大棚。有了它,杨梅再也不用怕蚊虫叮咬、鸟啄及刮风下雨了。
可是,搭建大棚成本较高,家里50亩大棚建起来要400多万元。在团县委、县农业农村局专项补贴,以及家人的支持下,资金难题终于解决,“大棚计划”得以推行。2019年,20亩杨梅大棚建起来了。
智慧种植,打造“未来农场”
朱旭辉的智慧大棚内装了智能控制系统,即便人不在山上,通过手机也能看到大棚内部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数据,点一下手机屏幕便可一键操作大棚开合。
白天温度高了,手机点一点,大棚里的喷灌系统会自动给杨梅树喷水;晚上湿度过高,大棚可实现自动开膜,让杨梅吹吹风,呼吸新鲜空气;刮风下雨了,点下手机,大棚便自动卷膜,棚内杨梅再不会被风吹落、被雨打掉了;土壤肥力不足了,把肥料配好,点下手机就可以自动施肥……精密的数字化调控下,大棚杨梅保持了较好的品相和甜度,不仅可以提早20天上市、产量提升一半以上,价格也能卖得更高。尝到智慧种植甜头后,今年,朱旭辉又建起了近30亩二期大棚。
杨梅采摘期也就两周多点,不仅果期短,还很娇贵,不耐存储,“一日色变,二三日味尽失”。鲜度是杨梅的生命,每年收获季,种植户不得不起早贪黑争分夺秒采摘杨梅。为了跟时间“赛跑”,采摘过程中,人工磕磕碰碰少不了,过去,杨梅损耗率非常高。
向技术人员请教后,朱旭辉在山上装了“小火车”。如今,一辆辆“小火车”在海拔300多米的乌岩山上蜿蜒行驶,不仅节省了人力和时间成本,还大大降低了杨梅运输过程中的损耗。
为了进一步提升杨梅种植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最近朱旭辉琢磨着再购置几台无人机,填补施肥空白,努力将这片杨梅园打造为更具科技含量的“未来农场”。
放眼全国,像朱旭辉一样的高素质农民还有很多。近年来,一批又一批的返乡创业青年深耕科技强农、科技兴农,为乡村全面振兴夯实人才基础。“今后,我会继续用自己所学反哺家乡,力所能及地为其他梅农传授大棚管理等经验,和大家一起畅通收购链、拓宽销售链、完善运输链,带动梅农共同致富。”朱旭辉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