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新青年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12月25日 星期日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在希望的田野上谱写青春之歌(青春之声)

李林蔚 《 人民日报 》( 2022年12月25日   第 05 版)

  刚晒干的新黄豆、大个的野生猕猴桃、新鲜的老树核桃……点开“梁掌柜”的短视频平台账号,朴实的画面配上几句简短的介绍,陇南深山的各色土特产品一一映入眼帘。几年前,在外打工的梁倩娟返乡创业,开起了网店,深入挖掘地方资源禀赋,通过“电商+农户”的形式,为当地农产品打开销路,帮助周边300多户群众增收致富。

  近年来,许多像梁倩娟这样的年轻人返乡创业就业、扎根乡村振兴一线。在越来越多的人眼里,农业日益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正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青年是社会最有生气的力量,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近年来,随着广大农村地区环境面貌的极大改善,农村的创新创业环境持续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响应号召,投身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奋斗在希望的田野上。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全国各类返乡入乡创业人员超过1100万,其中就包括大量的年轻人。广袤乡村,正在成为年轻人创新创造的热土,同时乡村振兴也对返乡入乡创业的年轻人提出了新的要求。

  投身乡村振兴一线,要有迎难而上的决心。在乡村闯出一片天地,不能靠一时的“头脑发热”,要有长期面对困难、克服挫折的心理准备,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信心和决心。近年来,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场上,涌现出许多青年模范代表,他们在农村干劲十足,遇到困难毫不退缩,坐上贫困户家炕头,谈心交心挖穷根,把精准扶贫的路线图细化为每家每户的施工图;到处筹集项目、资金,修路、建桥、安路灯,让村里富起来、美起来;迈进带货直播间吆喝扶贫产品,化身“网红”帮群众打开销路……投身乡村振兴的年轻人,当学习他们的决心和干劲,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闯出一片天地。

  投身乡村振兴一线,还要有放下身段的虚心。为了改变燃烧牛羊粪效率低、不环保的现状,藏族小伙子次仁明久一次次向老一辈牧民“取经”,请教生活经验,最终研发出适合高原使用的可再生燃料棒,让乡亲们用上了清洁能源。年轻人思维活、脑子快,学习能力强,而农民群众有着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以乡亲们为师,才能因地制宜,少走弯路,真正找到造福一方百姓的路子。

  投身乡村振兴一线,更要有扎下根去的恒心。为了缩小我国肉牛品种与国外的差距,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牛遗传育种创新团队的朱波和同事们连续8年在内蒙古乌拉盖牧区开展工作,晚上就借住在牧民家的帐篷里。其团队主导培育的“华西牛”,最终成为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专门化肉牛新品种。年轻人正处于探索试错的最佳阶段,要找准目标不懈努力,在火热的乡村振兴实践中锤炼本领、更快成长。

  回望过去,无数投身乡村振兴一线的年轻人,怀揣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为改变乡村面貌贡献了无悔的青春力量。新征程上,广大青年要牢牢扎根乡村广袤土地,用汗水浇灌梦想,用奋斗诠释担当,谱写乡村振兴的青春之歌!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