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假日生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12月17日 星期六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绒绣绘万千 巧手传情思

本报记者 叶传增 《 人民日报 》( 2022年12月17日   第 06 版)

  行走在银杏村,路过村道巷口,经常能看到绣娘们坐在高大的银杏树下,沐浴着温暖的阳光,一边穿针走线,一边笑说家常。

  绣娘们手中做着的活计叫绒绣,属于刺绣的一种,是银杏村的传统手工艺。绣制时,绣娘先在绒布上画出图样,随后将画好图样的绒布用竹绷绷紧、绣出轮廓,最后再将带色的细绒线绣入各个色块。

  绒绣的针法十分特殊,常见的刺绣是一针一针地从布料上穿过去,而绒绣则是从绒布的背面一针一针戳下去,把已绣成的图案戳出绒面,凸显于整个布料之上,图案呈现立体状。

  银杏村的杨有会今年68岁,做绒绣已有20来年的光景。虽然接触绒绣的时间晚,但她的绒绣技艺却不一般。见到她时,杨有会正在老宅的院子里聚精会神地绣背幺——云南当地背小孩的一种小被子。鼻尖抵着老花镜,手指引着针线在绒布上快速游走,杨有会交错使用各种针法,或粗细相间,或虚实结合,勾勒出盛开的花朵、摇尾的金鱼……各种图案活灵活现。

  在银杏村,凡有女儿出嫁、小孩出生,老人们都会用针线绣制一份祝福。其中最有名的当数给小孩子绣的背幺。背幺是云南当地照管孩子的工具,两根背带从肩膀上绕过系于胸前,温暖的绒布包裹着孩子。绒布上的图案花纹,便是用绒绣的技艺所绣制。

  针脚细密,饱含爱意。不同的背幺图案代表不同的寓意:鲤鱼代表鱼跃龙门,银杏代表健康平安,花朵代表富贵吉祥……“再哭闹的孩子,背幺一背,马上就乖了。”杨有会有个朴素的心愿,趁着自己还有精力,多绣一些精美的背幺留给后辈,尽一份长辈的心意。

  如今在银杏村,有100多名妇女从事绒绣手工艺。2014年,当地入选云南十大刺绣名村镇。独特的绒绣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购买,成为当地妇女增收致富的“指尖经济”。                       

  (王海锐参与采写)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