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发热门诊或者发热诊室数量,减少患者等候时间;建立24小时热线电话,安排专人对接居家治疗感染者的健康咨询工作;乡村医生转化为巡诊小分队负责人,进行用药指导;社区梳理重点人群,提供分级管理、分级服务……当前,各地方把疫情防控的工作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细化致微落实各项优化措施,全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遭遇疫情后,我们迅速开展了全方位的人力组织战、物资保障战、科技突击战、资源运动战,不断筑牢保障人民健康安全的防控屏障。从各方面体制机制更成熟,到诊疗技术和药物更有效,从积极推动疫苗研发和开展接种工作,到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近三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主动应对挑战、不断积累经验,针对疫情防控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不足,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增强了防疫本领、积累了抗疫资源,为防控措施优化创造了有利条件,让我们有实力、有底气、有信心全面战胜世纪疫情。
接种疫苗是战胜疫情的利器,是直接决定一个社会能否抵御疫情冲击的关键变量。疫情突如其来,我们与时间赛跑,加强疫苗、快速检测试剂和药物研发等科技攻关,目前我国可用的新冠病毒疫苗已达13种。同时,启动了全球最大规模疫苗接种,全人群新冠疫苗完全接种率超过90%,规模和速度都超过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当前,疫苗接种正精准推进,各地坚持以60岁以上老年人为重点,压实属地责任,加大动员力度,进一步提高重点人群的疫苗接种率。加快推进疫苗接种,特别是加强免疫接种,才能更好筑牢应对疫情的“免疫长城”。
不断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不断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才能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更有力保障。卫生人员数量不断增加,医疗资源储备更加丰富,基层卫生网络不断健全……近三年抗疫斗争,在医疗卫生各方面取得很大进步,具备了应对大规模就医的能力。面对保健康、防重症的疫情防控新目标,各地要根据疫情形势合理分配医疗资源,进一步做好医疗和药物储备,确保发热病人应诊尽诊、应治尽治;各级医疗机构要优化流程、扩容资源、增加力量,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要加快解决群众就医用药问题,为独居老人、未成年人、孕产妇、残疾人、慢性病患者等提供就医便利,做好健康监测和服务保障,让有限的医疗资源发挥出关键作用。
群众掌握疫情防控知识,这是切断传染病传播、控制流行的重要环节。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是抗击疫情的一条重要经验。近三年来,我国持续加强健康科普,开展健康教育,对公众关心的病毒传播途径、规范消毒、个人防护等方面知识进行解读,推动广大群众掌握防控的健康知识。2021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5.40%,比2020年提高2.25个百分点,继续呈现稳步提升态势。在同心抗疫过程中,亿万人民逐渐养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营造出卫生整洁、文明有序、健康祥和的良好社会环境。积极应对,减少恐慌,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就能用千千万万个文明健康的个人和家庭小环境筑牢疫情防控的社会大防线。
过去近三年,我们应对了一次又一次疫情的冲击,有效保护了14亿多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相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有科学的战略策略、有完善的体制机制、有坚实的物质基础、有坚定的决心信心,我们一定能进一步筑牢亿万人民健康安全的坚固屏障,在抗击世纪疫情中取得全面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