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新农村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12月07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广西百色市右江区立足资源禀赋调整产业结构

乡村优势资源长成特色产业

庞革平 梁卓豪 杨 来 《 人民日报 》( 2022年12月07日   第 18 版)

  菜地青翠欲滴,果园芳香四溢,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右江区,乡村特色产业蓬勃发展。近年来,右江区立足资源禀赋,着力调优品种、调高效益,实现农民收入有来源、乡村振兴有产业。截至目前,右江区特色种植产业面积达190多万亩,包括芒果、油茶、百香果等40多个种类。

  选准产业,鼓起口袋

  走进右江区大楞乡龙细村种桑养蚕基地,桑叶葱葱茏茏。“政府提供产业扶持资金、专家定期给我们免费培训,养蚕能人包销路,越干越有奔头。”村里的脱贫户梁超贤说,“去年养了50张蚕茧,收入达10万多元。”

  桑蚕产业成了当地群众的致富产业。忙采摘、选桑叶……在泮水乡那扪村的桑苗地里,大伙儿忙个不停。那扪村党支部书记黄海陆介绍:“桑苗每年每亩能产4000斤嫩叶,可以供养200到250斤的蚕茧。”

  一个个乡村产业茁壮成长。泮水乡、大楞乡发展八角、百香果、夏橙产业,打好绿色牌;永乐镇、汪甸瑶族乡、四塘镇发展青菜、圣女果等,走优质优价的路子……近年来,右江区依据自然资源、种植传统和市场需求,不断做大做强乡村特色产业,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产业支撑。目前右江区水果种植面积达49万亩、油茶面积27.4万亩、糖料蔗面积16.5万亩、蔬菜面积22.7万亩。

  特色产业带富了农民。在龙川镇的蔬菜基地,村民们忙着管护,“蔬菜基地有370亩,种有黄瓜、苦瓜、辣椒等品种,基地聘请工人25人,每天能收入100至120元左右。”龙川镇世加村党支部书记黄梓佐介绍。龙川镇引进龙头企业,推动蔬菜基地建设,形成“产业带动就业,就业促进产业”的良性循环。

  优势资源转化为更多优势产业。右江区因地制宜选准产业,实现稳粮食、优水果、保甘蔗、重油茶、强养殖,形成五大特色优势产业。同时,为了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全区累计培育了489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实现特色产业对脱贫户全覆盖。

  产业融合,延伸链条

  前不久,右江区开发的二十四节气特色主题农场之白露园开园。

  “二十四节气让农场有了文化气息,游客可体验水果采摘、花卉观赏、垂钓、游船等项目,农场预计今年产值达10万元,纯收入达3万元。”白露园所在的喜旺百香农场负责人韦世益介绍。

  产业链条不断延长,一二三产加快融合。右江区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初步建成了集特色农业种养、乡村旅游、研学体验、运动康养、电商购物等功能为一体的24个特色农场。“农旅融合发展,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拓展农业功能,挖掘乡村价值,让农业成为更有奔头的产业。”右江区区长黄合新说。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我们从产业振兴破题,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走好生态路,助力农业实现高质高效。”右江区委书记王翔介绍。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