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个民族用强大意志力和奉献精神所凝结出来的历史经验,我们民族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高尚的人格追求,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我的家乡靠近黄河入海口,大河的波澜壮阔和汛期的惊心动魄叠印在我的脑海里。一个偶然机会下,我开始接触中国古代水利的史料。我看到,从大禹开始,一直到今天,一代代治河者前赴后继、任劳任怨的故事接续上演,他们守护着黄河,他们的名字与黄河安澜的梦想写在一起。
其中,就有靳辅和陈潢。康熙年间,黄河多次改道、夺淮入海,今天的安徽、江苏都是当年黄河肆虐之地,也是靳辅、陈潢奋战过的地方。至今,扬州仍有靳辅的半身像,披着蓑衣,戴着斗笠,奋勇向前;在徐州,当年入海口处,立着靳辅、陈潢两人的铜像,一个手指前方,一个用千里镜眺望远处。历史凝固了这一刻,我被靳辅、陈潢的事迹感动着,他们为国为民的情怀时刻激荡在我胸中,他们应该被今人铭记。
电视剧《天下长河》以康熙年间靳辅、陈潢两位治水能臣的人生历程为坐标,从他们的相识、相知,一直讲到共同治河、仕途跌宕,以及最后的逝去。剧名中的“长河”,既指九曲黄河,亦指历史长河。奔腾向前的黄河,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时间面前,我们这个民族用强大意志力和奉献精神所凝结出来的历史经验,我们民族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高尚的人格追求,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这是《天下长河》表现的主题。
创作关于古代水利的历史剧,专业要求高,观众接受有门槛。跳出历史剧创作的窠臼,讲好既符合历史自身逻辑又彰显当代气质的治河故事,对创作者是考验。守正创新,是《天下长河》探索的方向。
不少观众对剧中一段对话印象深刻。靳辅问陈潢:“你真的不想求取功名吗?”陈潢答,大禹、李冰、潘季驯,没人在乎他们生前是什么身份,大家只记得他们的名字,跟这条河在一起。“我要做他们这样的人”“我一定要让黄河安澜”。很多人被陈潢的直抒胸臆感动了。我觉得,这源于我们同样期盼黄河安澜,这一梦想具有穿透时空的力量。
历史剧创作要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富有感染力的艺术创造。丰厚的民族民间艺术宝库,是创新的营养和源泉。比如,京剧表演特别讲究节奏感,我把这种节奏感运用到剧中的人物对白,仿用了京剧念白的散白、数板,京剧板式里的流水板,化用了民乐曲调,增加对白的节奏和韵味。
非遗元素也被大量运用在剧中。我们呈现了40余种传统技艺。从修堤的工艺,批灰泥法、砌鱼鳞石法,到埽工、地桩、梅花桩、测量仪、合龙法,有一些今天尚在用,有一些只能请教专家,依照古画重新恢复。拍摄前,水利部的专家认真审订了剧本,进行了修改。单是拍摄萧家渡合龙的戏,就复刻了重达100吨的柳石枕。为找到原汁原味的音乐,我们从上海昆剧团邀请来昆曲表演艺术家,到贵州大山里寻找到非遗传承人演唱船工号子。
《天下长河》是我从业以来拍得最苦的一部戏。南北行程几千公里,拍摄120余天,拍摄前,剧组还重走了一遍黄河旧道。我们甚至在横店影视基地建了一片巨大的河务工地、一座很高的堤坝,还挖了一条占地百亩的“黄河”。在这里,完成每一场戏都需要4到5天,经常同时指挥四五百人奋战。日日苦战,大家疲惫寒冷、经常受伤,收工时,头发挂了冰碴。零下二十几摄氏度的低温下,我们在青海的黄河旧道上拍摄,演员赤脚踩在冰面上。即便如此辛苦,大家也没有丝毫懈怠,始终严谨认真。
我在10年前写完了《天下长河》的剧本初稿,在今天,靳辅、陈潢的故事收获观众共鸣,这是时代的进步。我们不能低估观众的审美,创作者主动打破窠臼、拓展新路,才可能赢得更多观众。
中华文明史上下5000多年,涌现了许许多多了不起的诗人词人、书家画家、大医生、大工匠,他们是中国精神的体现,他们的故事值得书写。《天下长河》只是走出了一小步,相信这条路会越走越宽。
(作者为电视剧《天下长河》导演、编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