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文化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12月02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创新红色教育方式

“传承,就是最好的守护”

本报记者 朱 磊 《 人民日报 》( 2022年12月02日   第 10 版)

  走进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大厅里的“石破天惊”雕塑、多媒体全景再现的“攻打敌军指挥部”场景、刻着1120个名字的名录墙……带给参观者心灵的震撼与精神的洗礼。

  在纪念馆双语讲解员陈妍看来,自己的工作庄严而有意义。面对游客的各种提问,只有通过不断查阅资料、实地走访,才能更好地丰富知识储备。

  “小时候每次进馆,看到妈妈在讲解,心里别提多自豪了。再过1年,我也可以走上台,给游客讲解啦!”陈妍正在读四年级的儿子王浩辰说。

  “传承,就是最好的守护。革命先烈百折不挠、千磨万击还坚劲的精神,特别值得孩子们学习。”看着儿子,陈妍眼里满是期许。

  近年来,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以“守护革命旧址,弘扬八一精神”为工作理念,建立守护人制度,涵盖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宣教科副科长刘畅介绍:“每一名守护人都要接受规范培训、实践上岗和定期考核。”纪念馆目前招募守护人共计400多名,年龄跨度从6岁到66岁。

  今年是五年级学生魏语墨担任纪念馆志愿讲解员的第二年。作为少年守护人,魏语墨已经义务讲解了至少50场,讲解词早已滚瓜烂熟。可每当穿上志愿服、走进纪念馆时,魏语墨内心仍然澎湃不已:“那种永不言败的精神,总会让我感动。”

  不久前,王浩辰和43名同学统一着装,通过角色扮演参与研学实践,一起“回到”八一起义前夕的南昌城。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通过“沉浸式近景演绎+沉浸式参观+手工体验”等方式开展研学实践活动,让红色教育“活”起来。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