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评论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11月30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守护山山水水 推进生态保护(现场评论·一起来想一起来干③·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贾丰丰 《 人民日报 》( 2022年11月30日   第 05 版)

  走进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总能看到祁洪芳忙碌的身影。她是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的推广研究员,是党的二十大代表。祁洪芳每天接触最多的是裸鲤幼苗,几十年来见证了青海湖裸鲤人工繁育和增殖放流、渔业生态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巨大变化。青海湖裸鲤是青海湖生态链中的重要物种,从濒临灭绝到如今“半河清水半河鱼”,为生态环境大幅改善写下生动注脚。祁洪芳说:“守护山山水水、推进生态保护,我们的步伐要越走越坚实!”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是我们的宝贵资源和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切实保护好地球第三极生态,承担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青海责无旁贷、重任在肩。唯有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才能在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成就。

  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必须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位于玉树藏族自治州的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鸟类专家誉为“黑颈鹤之乡”。当地通过治理黑土滩、探索人工增雨、加强湿地修复等方式,对周边雪山、水体等进行统筹保护,并对过度放牧、过度捕捞等行为加大执法力度。如今,这里的黑颈鹤数量相较于上世纪末大幅增加,藏狐、斑头雁、雪豹等珍稀动物也不再是“稀客”。生态系统各要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存在内在的结构、功能和变化规律。生态治理应追求科学治理精神,遵循规律,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统筹兼顾,打造多元共生的生态系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需要依靠更多更好的科技创新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在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轻点鼠标,三江源、祁连山、青海湖区域的实时画面依次呈现,藏羚羊、普氏原羚等珍稀动物的身影不时出现。工作人员说:“借助地面监测和卫星遥感等技术,青海‘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加速成形,监测指标由最初9类147项扩展到11类273项。”提高环境治理水平,加大科技服务供给是关键。进一步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事业中,方能依靠科技创新破解绿色发展难题,为生态治理提供有力支撑。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增加生态“含绿量”,就是提升发展“含金量”。10年来,三江源区水源涵养量年均增幅6%以上,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实现“双缩减”,草地覆盖率、产草量分别提高11%、30%以上,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持续增加……如今,青海着力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得益于此,青海创设14.51万个生态管护公益岗位,涵盖建档立卡脱贫人口4.99万人。越来越多农牧民吃上“生态饭”,生态红利持续释放。实践证明,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都应以实际行动建设美丽中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这条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绿色大道”必定会越走越宽广。

  (作者为本报青海分社记者)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