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国际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11月29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多国努力保护濒危动物(国际视点)

本报记者 陈晓航 花 放 姚明峰 张远南 《 人民日报 》( 2022年11月29日   第 15 版)

  核心阅读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将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当前,全球生物多样性下降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国际社会普遍期待COP15成为解决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问题的关键节点。

  

  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资源。当前,全球超过30亿人的生计依赖于海洋和沿海的生物多样性,50%以上的药物成分来源于天然动植物。作为衡量区域生物多样性的一项重要指标,濒危动物的保护对于维护区域乃至全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平衡意义重大。

  近年来,一些国家通过扩大濒危动物保护区、繁育放归壮大种群、提高民众保护意识等多种措施,为濒危动物营造更安全的栖居之所,包括伊比利亚猞猁、大鸨、南露脊鲸等一度面临灭绝的珍稀动物,其种群数量正得到稳步恢复。

  西班牙——

  “生命接续计划”恢复伊比利亚猞猁种群

  伊比利亚猞猁是带有豹一样的斑点、长着又大又尖耳朵的猫科动物,是伊比利亚半岛特有的物种。截至2020年,该物种数量已增至1111只,为种群监测启动以来的最高水平。在20年前,伊比利亚猞猁不足百只,几近灭绝。

  偷猎行为屡禁不止,占伊比利亚猞猁食物总量90%以上的穴兔数量减少,人类建房修路等行为造成伊比利亚猞猁栖息地面积缩减,一度将伊比利亚猞猁推向灭绝的边缘。为挽救这一濒危物种,西班牙农业、渔业与食品部,西班牙高等科学研究理事会等机构在安达卢西亚、卡斯蒂利亚—莱昂等多个伊比利亚猞猁栖息地实地评估其面临的风险和威胁,对其活动区域进行重点监测。

  2020年9月,由西班牙、葡萄牙、世界自然基金会等联合开展的“伊比利亚猞猁生命接续计划”正式启动。该计划以育种和栖息地保护为基础,通过人工育种和野外放养等方法,拓展伊比利亚猞猁的活动空间,扩大种群规模。该计划预计投入1870万欧元,包括33项具体保护行动,将持续至2025年。“我们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种群交流,增加物种的遗传多样性。”该计划负责人哈维尔·萨尔塞多表示。

  2021年3月,世界自然基金会与西班牙有关部门又推出新的项目。一方面优化伊比利亚猞猁的物种监测和识别技术,另一方面改善栖息地环境,尤其是保持穴兔的数量平衡。世界自然基金会西班牙分会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保护工作正取得成效,力争到2040年,让伊比利亚猞猁野外个体数量达到3000—3500只,其中繁殖能力良好的雌性个体达到750只。

  西班牙还重视提高民众保护伊比利亚猞猁的意识。在官方推动下,每年12月12日被定为“伊比利亚猞猁国际日”。西班牙还于2008年上映了以伊比利亚猞猁为原型的3D电影《失踪的山猫》,讲述了一群来自西班牙国家公园的动物,试图拯救被绑架的其他动物的传奇故事。影片荣获西班牙戈雅奖最佳动画电影奖,影片的成功也让保护野生动物的观念深入人心。

  德国——

  设立保护区对大鸨进行特殊“照顾”

  大鸨是全球最重的飞行鸟类之一,其体重最重可达17公斤,曾经生活在德国北部低洼地带。随着当地密集式农业的发展,大鸨的生存环境受到极大影响,上世纪90年代中期,大鸨在德国濒临灭绝。

  为避免大鸨消失,德国在东部萨克森—安哈尔特州和勃兰登堡州成立3个保护区,给予大鸨特殊“照顾”。勃兰登堡州鸟类保护区负责人托尔斯滕·朗格马赫介绍,大鸨的保护工作殊为不易,一只大鸨雏鸟在破壳后的前14天内需要吃掉约1万只昆虫,这在密集式农业高度发展的今天,几乎是无法保障的。为解决大鸨的“口粮”难题,保护区内只允许进行粗放式农业活动,还要确保土地休耕时间。此外,保护区内不能建设风电装置,以免影响大鸨的生长。

  民间协会在促进大鸨种群恢复、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德国大鸨保护促进协会日前正式向欧盟提出资助申请,希望能在萨克森—安哈尔特州新开辟一片保护区。协会工作人员波尔歇尔特介绍,希望通过在新保护区放生养殖的大鸨雏鸟,进一步增加种群数量。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大鸨数量逐步增加。世界自然基金会德国分会日前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21年德国大鸨的数量达到347只,而1997年时只有57只。

  为防止像大鸨这样的珍稀野生动物灭绝,德国在全国设置了超过8000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到260万公顷,约占德国国土面积的6.3%。德国还制定了国家生物多样性发展战略,明确了330个发展目标和430项保护措施。2015年德国推出“2020自然保护行动”计划,补充了近40项紧急拯救措施。一系列举措让德国的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提升。

  阿根廷——

  组建联合科研团队守护南露脊鲸

  南露脊鲸能长到15—18米,体重最高达80吨。世界上最大的南露脊鲸繁殖种群生活在阿根廷瓦尔德斯半岛附近海域。每年6月—12月,约1/3的南露脊鲸都会选择来这里繁殖。

  “几十年来,南露脊鲸的保护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阿根廷鲸类保护研究所研究员西洛尼介绍,尽管全球鲸类数量仍未恢复到人类大量捕杀之前的水平,但南露脊鲸是幸运的,有效的保护措施让其避免了灭绝的危机。“鲸类是海洋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我们提供必要的科学信息来实施保护措施,推广解决方案以减轻鲸类面临的威胁。”西洛尼说。

  20世纪70年代,阿根廷成立了保护团队,对鲸类活动进行标记跟踪并提供及时保护。科研团队与政府机构通力合作,通过科学研究、制定政策、公众教育等措施,守护南露脊鲸赖以生存的家园。

  每年9月—10月,由多国组成的联合科研团队都会在瓦尔德斯半岛附近海湾,为来此繁殖的南露脊鲸安装卫星定位器,加强对种群的路线跟踪和健康监测。据马德林港海洋哺乳动物实验室估算,2021年有1639头成年南露脊鲸造访瓦尔德斯半岛,有579头幼崽出生,这表明南露脊鲸的种群数量正在稳步恢复。

  施泰因巴格长期负责南露脊鲸“健康监测计划”。他认为,全球气候变暖、船只航行和海洋垃圾是南露脊鲸面临的最大生存威胁。为减少海洋垃圾和海洋活动对南露脊鲸的伤害,阿根廷政府出台限制海洋垃圾排放政策,加强港口管理,对船员进行保护南露脊鲸的培训。每年的繁殖季节,政府都会发布公告,严格限制船只航线和观鲸船数量,最大限度减少人类活动对南露脊鲸的干扰。

  鲸类保护研究所与当地政府合作,推出“将鲸鱼带到你的学校”计划,学校可以免费分享研究成果和资源。研究所还定期开展在线讲座和纪录片播放活动,提高人们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本报马德里、柏林、布宜诺斯艾利斯、北京电)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